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花自古就因其祥瑞、高洁的寓意而令历代文人雅士为之倾心。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上,有一位秉性若荷、气质如莲的“花中君子”。她,就是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奠基人,北京舞蹈学校任校长,同时也是我们中央芭蕾舞团任团长戴爱莲。这位出生在海外的华人舞蹈家,在青春岁月便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事业与生活,选择了回到当时抗日战火纷飞的祖国。从此,她将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投入到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上,创作出一批极具中华民族审美风格的艺术作品,开辟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道路,培育了无数中国舞蹈家和舞蹈事业的继承者,推动了中国芭蕾艺术与国际舞蹈界的广泛交流。戴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对信念的坚守与执着,永远感染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芭人。昔日碧荷映舞坛,至今莲蕊溢香尘。
2022年,恰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4月29日,梅兰芳纪念馆与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暨十佳论文颁奖仪式在北京顺利举行。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育德,武汉大学教授郑传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施旭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谷曙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青年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青年学者分别从梅兰芳生平考证、表演理论、舞台实践、文化交流等方面深入探讨梅兰芳及其艺术。本辑学刊收录本次青年论坛论文的获奖论文与提名论文共20篇。 《梅兰芳学刊》是由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研究中心于2018年创办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