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巨匠:邓石如》讲述他幼年时常在大龙山上砍柴或凤凰桥下钓鱼,故又自号龙山樵长、凤水渔长,并常在书法篆刻作品上自署“古浣”或“古浣子”。另有自署完白、完白山人、完白山民、铁砚山房、叔华等。
曹公度,鉴定家,收藏家,张大千研究专家;现任上海名家艺术研究协会会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金融学院客座教授、菱花馆艺文社理事长。在曹大铁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由常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策划,曹大铁先生的公子曹公度,以及常熟文化界人士蓝弧共同撰述的《曹大铁传》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曹大铁先生的完整传记。先生一生经历丰富跌宕、传奇曲折。无论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际遇,还是一位艺术家的跌宕起伏,他生命的内容及意义,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华文化的传承光大,均有不容小觑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也是在新时期对于传统文化及士的精神的传承与张扬。
王冬梅主编的《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丰坊》是“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系列之一。 《丰坊》:豐坊(一四九二—一五六三》,字人叔,一字存禮,又字人翁,晚年更名道生,號南禺外史,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靖二年(一五二三)進士及第,被委任為南京吏部考功主事。明朝書法家、篆刻家、藏書家。 豐坊自己博學丁文,尤精書法,篆、隸、行、草、楷五體并善,尤長草書,善用枯筆,腕力强勁,自成風格,心揣手摹,臨古碑能亂真。因曾偽造古帖為人所詬。詹景鳳評苴書:『五體并能,諸家自魏晋以及國朝,靡不兼通,規矩尺從手出,蓋工于執筆者也,以故其書大有腕力,特神韵稍不足。 』馮夢楨稱:『本朝知書者,推豐吏部。』亦工篆刻,善画山水。
白石老人自述》为中国画大家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齐白石是一位大画家,其实,细分起来,他还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真正做到了中国古时候对艺术家的要求:诗、书、画、印均有极高造诣。1933年,齐白石先生71岁时,曾请吴江金松岑为他写传。由其自述生平,门人张次溪笔录后寄给金氏,作为写传记的材料。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书中还配有部分小插图,将白石老人早、中、晚各时期的绘画作品聚于一书进行比较,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毕克官、毕宛婴所著的《走近丰子恺》归纳了作者对丰子恺生平和艺术的基本观点,同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新发现的史料。《走近丰子恺》分别记述了丰子恺在绘画、著译、教育等方面的才能;他与李叔同、马一浮、叶圣陶等师长、友人相知相交的深厚情意;他的丰硕创作成果;以及他身后亲友的追思和海内外读者、研究者对他的各种纪念活动。
张大千一生的事迹仿佛传奇张大千一生的朋友大名鼎鼎张大千一生住的地方名山大川张大千烹饪的食品宛如名画谢稚柳、谢玉岑、溥儒、李秋君、于右任、林语堂……青城山、颐和园、网狮园、八德园、环荜庵、摩耶精舍……这些人名地点勾勒出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看了部《张大千演义》(大陆篇)的读者,想看看海外篇中大千的故事,接触大千的读者,更会为王亚法笔下的大千而击节感叹真不愧是五百年来人。
吴昌硕以书、画、篆刻闻名于世,其影响力既深且远,直至今天。但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痛苦与矛盾。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追踪历史的时空,展现艺术家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旅,鉴赏和收藏吴昌硕的艺术品珍贵读本。
每当我需要查找某个书画家的简历时,首先想到的总是俞剑华先生1963年编、1981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这是一本正宗的、规范的、靠得住的、可以令人信任的工具书。但是,在使用该辞典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有很多书画美术家,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书画美术家,因历史、政治等诸多原因没有被收录在该辞典内。同时又发现,该辞典中收录的一些人物的姓名、籍贯或生卒年月有明显错漏,不免使人有美中不足之叹。由此,我想把俞先生编的这本辞典中有明显错漏的地方纠正过来,把许多没有收录进去的书画美术家增补进去,以适应时代与现实的需要。为此,我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收集资料,穷三十年之功,总共收集了31122人名成就此书。限于人力、物力及业务水平,重复遗漏、错误荒谬势所难免,望大家批评指正,以助完善。
《弗里达--我不画梦我画我的生活(典藏版)(精)》编著者海登·赫雷拉。《弗里达--我不画梦我画我的生活(典藏版)(精)》内容提要:弗里达作为画家,她善于将自己的情绪和经历深深的植入艺术里,所以她的画总是那么特别,那么个性化,在视觉上相当深入。她的作品就像她的人生一样,有着一种艺术的紧张和力度,因而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毕加索漫长的艺术生涯就是一部20世纪的艺术史。他以超然的睿智、富于哲理的表现,诠释了人类对美学崭新视角的思考,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本书收入了他“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数量众多的经典作品,将毕加索的博大与魅力辑于一书,使我们能全面解读和欣赏这位长盛不衰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理念和风采。
白石老人自述》为中国画大家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齐白石是一位大画家,其实,细分起来,他还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真正做到了中国古时候对艺术家的要求:诗、书、画、印均有极高造诣。1933年,齐白石先生71岁时,曾请吴江金松岑为他写传。由其自述生平,门人张次溪笔录后寄给金氏,作为写传记的材料。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书中还配有部分小插图,将白石老人早、中、晚各时期的绘画作品聚于一书进行比较,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白石老人自述》为中国画大家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齐白石是一位大画家,其实,细分起来,他还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真正做到了中国古时候对艺术家的要求:诗、书、画、印均有极高造诣。1933年,齐白石先生71岁时,曾请吴江金松岑为他写传。由其自述生平,门人张次溪笔录后寄给金氏,作为写传记的材料。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书中还配有部分小插图,将白石老人早、中、晚各时期的绘画作品聚于一书进行比较,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巴尔蒂斯对话录》是巴尔蒂斯生平十年间与意大利评论家贡斯坦蒂尼的对话笔记,分成12个章节。在这些对话里,巴尔蒂斯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从童年时结识里尔克,到青年时代在意大利游学研究文艺复兴大师的真迹,再到罗马担任罗马法兰西学院院长。画家不仅总结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还回忆了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作家乃至政治家,如马尔罗、费里尼、毕加索、米罗、贾柯梅蒂、加缪、萨特等。这些对话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编排,犹如一部巴尔蒂斯的回忆录。尤其可贵的是,贡斯坦蒂尼以其丰富的艺术史理论和知识,在谈话中穿插了大量背景资料的介绍,从而大大丰富了这些对话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