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作者通过对著名京剧艺术家马连良从艺一生的叙述,表现出其所创造的伟大艺术成就的来之不易。作者作为马连良的后人,握有*权威一手的历史信息,站在京剧艺术的角度上,为读者描绘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
《曲圣魏良辅》由杨瑞庆编著。魏良辅是中国戏曲史中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祖籍江西南昌,后寓居江苏昆山,进行昆山腔的改良,使昆曲成为“百戏之祖”,厥功至伟。《曲圣魏良辅》在历代文人的评介中,寻觅其一生在昆山、太仓、苏州的改腔足迹;并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构写原则,将曲圣魏良辅的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以此铭记昆曲的来之不易。
“同光十三绝”指同治、光绪时期十三名昆曲、 京剧演员,分别为老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 奎、杨月楼;旦角: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 芬;武生:谭鑫培,老旦:郝兰田;丑角刘赶三、杨 鸣玉;小生:徐小香。张永和先生创作的《皮黄初兴 菊芳谱(同光十三绝合传)》叙述各自的艺术经历及成 就,分析其艺术特色,兼谈逸闻趣事;并讨论京剧形 成时期的诸多问题,多有新论。“同光十三绝”中, 除程长庚、谭鑫培有传记问世外,其余十一位均少有 论及,值得期待。
本书叙述了程砚秋一生中走过的坎坷道路,其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以及脍炙人口的“程腔”的创作过程。书中汇集了程夫人果素瑛和程先生生前挚友、合作者、戏曲界名人撰写的回忆文章二十二篇,内容丰富翔实,感情真挚,对研究中国近代现代戏曲史和学习戏曲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程砚秋先生之子、程派艺术研究专家程永江先生撰写,以儿子的视角,回忆了程砚秋先生的生平,并对戏曲界、文化界与程先生有关的社会人士进行了追忆,立体地展现了程砚秋先生的爱国情操和伟大人格;本书为程家后人亲笔撰写的版本,作者还采访了多位程家旧交、展示了多件家藏的珍贵文献,对研究程砚秋生平与程派艺术发展史,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本书从程家祖辈人讲起,首先简述了程砚秋先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其后,以作者回忆儿时经历方式讲述了程砚秋先生学艺成名、社会交往的经历,尤其在北平沦陷时期先生表现的精神情操、解放后先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戏剧发展的全心投入等人生关键经历,都有具体的描述。本书既按时间顺序勾勒了程砚秋先生的人生状况,又重点突出了人物命运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同时对学界研究中存疑的某些重
《严凤英一家人》是从严凤英沦落南京开始,描绘她为振兴黄梅戏所付出的艰苦历程。着重刻画她执着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也揭露了她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同时,描绘她一家人在特殊年代的遭遇。作品还较为客观地描绘了她丈夫王冠亚对她的刻骨深情,展示了黄梅戏界的是是非非。语言温婉,情感充沛,许多珍贵图片是次公开。
因为爱情,所以传奇。他们绝色倾国,却又只是刹那芳华;他们爱恨痴缠,却又终究露水姻缘。他们身负万般才情,或演绎红尘,或沉寂乱世……擦去脂粉的艳丽,他们仍然有动情的演绎。 本书所讲述的,正是民国那些年,在戏台前后发生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绝色坤生孟小冬,传奇女伶刘喜奎,越剧名伶筱丹桂,老生名角儿露兰春,不愧伶界奇女子;名旦之首梅兰芳,男旦程砚秋,童伶大王尚小云,津门牡丹荀慧生,亦是旦角儿中的伟男子。他们的故事,为人所知的,只是幔布的一角。待大幕拉起,他们的一生,上演的是一出接一出的折子戏,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