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高士其诞辰百年之际又有一批相关的科普书出版。1995年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高士其全集》今年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值得关注的是以前的四卷经过重新编辑变为五卷,增加的一卷是高士其晚年亲自写的回忆录,此次是首次整理出版。通过这些文字,可以体会到高老细腻生动的叙述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与此同时还有一本照片和文字相映生辉的《高士其画传》,它突出高士其的生长环境和背景,体现“原生态”的创作风格,力图还原高士其先生的本真状态。 另外一本《高士其的故事》也是从选题酝酿到成书经历11年的一本集子,它由一些回忆文集结集而成,但也以年代为序,可以看作高士其大事年表。
《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介绍50位已故著名化学家,他们是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先驱、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都与各化学学术团体有密切关系,为我国近现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家可贵的爱国情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风范,给人以感染和启迪,对科学、教育、学会建设和办刊思想的精辟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可视为中国近现代化学史和化学化工学会史的一个缩影。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真实生动、开拓创新,从多角度介绍了化学家的人生轨迹,并附有107幅难得的照片和手迹,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广泛的阅读性。
《中国化学史》为化学通史,历述从远古到20世纪末中国化学发展的历程,鸦片战争以前的为古代化学史,鸦片战争以后的是近现代化学史。中国古代虽然有高度发达的经验化学,但是近代化学则是从欧洲传来的,逐步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现代化学,融人世界化学体系之中,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科学思想是从探讨宇宙的本原和秩序开始的。所谓本原是指存在物最初由它生成,或一切存在物由它构成。前一种观点可称为“生成论”,而后一种观点可称为“构成论”。生成论和构成论的不同在于:前者主张变化是产生和消灭或“转化”,而后者则主张变化是不变的要素之结合和分离。这两种观点在古代东方和西方都产生过,但是在东方生成论发展为主流观点,而在西方构成论发展为主流观点。生成论和构成论的差别是造成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别的总根源。在西方,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