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晚明期间的徐光启(1562-1633)放到中国的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嬗变的历史必然中予以考察和评价。徐光启所处的时代,是“天崩地解”前夜的动荡腐朽时期,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的多元裂变时期。他既是在科举“烂路”上屡败屡战的传统儒生,又是倡导近代科学思维的前驱人物;他既是浸润于尧舜孔孟程朱陆王的士大夫,又是试图以天学“补儒易佛’’的洋教徒;他既描绘了会通中西以求超胜的宏伟蓝图,又无法冲破旧世界的制度网罗;他既具有正派清廉的高尚道德,又不乏周旋官场的政治智慧。总之,徐光启的思想既有孕育近代文明的超前性,又有束缚于传统的滞后性。因而他既是传统社会立言、立功、立德的理想人物,又是为传统社会压抑而郁闷的悲剧人物。试想,如果徐光启思想的近代胚芽在当时能够生长发育,那么中国的近代社会及其思想史大概
《曙光集》主要内容包括: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致朋友们的一封信,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影响,JosephMayer与统计力学,磁通量量子化,一个人的回忆,分立对称性P,T和C等。
小尔雅是一种重要的训诂古籍,早在汉书艺文志即有著录,幸能传流至今。历代曾有不少学者,对此书进行注解训释,特别是清儒收获较多。近年来大家注重训诂学的研究,一些著作也涉及小尔雅,但还罕有专书。汉书艺文志在六艺略的孝经家中,列有尔雅三卷二十篇和小尔雅一篇。小尔雅,汉书通行本多作小雅,而收入孔丛子一书的作小尔雅。究竟哪一个是本名,前人有所争论。《小尔雅》是继《尔雅》之后又一部训诂专书,其中辑录并训释了古书中许多常见或疑难词语,是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得重要工具。书中还包括了不少古代典制名扬方面的内容,为研究我国古代度量衡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