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编年的形式,在数百种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中辑录傅雷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观念,并添加条目,佐以图片,编为年谱。本书以“美术”为视角,内容包括傅雷研修美术史、翻译美术论著、撰写美术评论、与艺术家交游、为画家策划展览、编辑美术杂志及其对中西美术深刻的理解等,涉及黄宾虹、刘海粟、庞熏琹、倪贻德、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等一大批近现代美术大家,以及中西艺术交流、西方艺术的引进、专业美术院校的发展、美术展览会的兴起、美术市场的发展等近现代美术大背景,不仅详细呈现了作为“美术批评家”的傅雷丰富的美术史迹,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境况。
一、本书分为正文及附录两部分。二、本书正文均用纲目体,引用资料、注释,皆用小号字置于标题之后。引文比注释低一格。三、《年谱》中引用文字中异体字、简称等一仍其旧,不作修改。四、正文中《至德周绍良先世世系表》是根据《憝慎公周馥支下世系表》节录而成,只限于周绍良先生有关的部分。五、附录中无法辨识的文字以口代替。六、附录一、附录二,系作者根据当时故宫博物院清点目录整理。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朝代不明确者置于最后。七、周绍良先生分批捐赠及转让之拓片,现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因捐献(或转让》时间不同、接收单位不同,分成三部分置于附录中,按照朝代、年号、年代顺序排列。其中附绿三、附录四由冀亚平先生整理。附录五由谭瀚冰女士整理。八、正文中涉及的有关人物、著作、事件,皆于首次出现时介绍
吕颐浩(1071~1139),字元直,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登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第,北宋时曾任密州司户参军、大名府国子监教授、河北路转运副使、河北都转运使等。南宋建立,除知扬州,后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高宗建炎三年(1129)四月、绍兴元年(1131)九月,吕颐浩两度出任宰辅。绍兴九年(1139)四月初一日,吕颐浩病逝于台州(今浙江临海),谥忠穆。对吕颐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如朱熹便认为吕颐浩:“这人粗,胡乱一时间得他用,不足道。”①《宋史·吕颐浩传》则称赞他“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②明人陈颀称赞吕颐浩与李纲、赵鼎等人都是南宋初年“宰执之贤者”,“愿以忠义徇其身者也”。③明人夏寅则直斥“吕颐浩庸人也,惟苗刘之变与张浚勤王此举差强人意,其他无足取者”。
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判断与科学评价,研究者既需要准确的宏观把握,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其活动的时代和环境,同时又必须作细致的微观考察,详尽了解其身世、经历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演变。缺乏一部翔实可信的年谱,从而造成人物研究中的歧见和错误,在学术史上真是屡见不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谱研究是人物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是20世纪的风云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斯大林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地球上许多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曾对斯大林感兴趣,各自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曾经或正在开展对斯大林的研究。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