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应该说:这是一个丰收的世纪、创新的世纪、辉煌的世纪。一百年间,名家辈出,群星灿烂,成果丰硕,推陈出新。中国传统的学术发生蜕变,西方学术大量引入中国,在中西方学术的交流、撞击、融合中,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诞育,并迅速地茁壮成长。一百年内,各个学术领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进展,构建了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体系。回顾和总结20世纪的学术发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桩很有意义的工作,是为了推进21世纪的学术,进一步建构中国社会主义学术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璀璨的成果和丰厚的积累。它长期以来哺育了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在世界学术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从19世纪中叶以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
方东树和唐鉴都是清代的理学家,其思想、著述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书从其诸多著述中,选择最为重要、代表性的数种予以点校整理,包括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大意尊闻》、《考集文录》和唐鉴的《学案小识》、《唐确慎公集》。其中《汉学商兑》、《大意尊闻》均全文收录;《学案小识》略有取舍,仍按原书顺序编排;《考集文录》和《唐确慎公集》则多有去取,并依据文章内容体裁重加编排。期冀通过上述著述的整理,既反映方东树和唐鉴二者或同或异的思想面貌,也展现出清代学术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钱穆治学出入经史子集四部,是20世纪中国国学界的一位通儒,其毕生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于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本书以钱穆的生平阅历为主线,将其思想、学术、人格、才情融入其中叙述,一方面展现了这位来自乡村,完全靠自学成才名家,成为教授、名教授,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学术贡献,另一方面突出他为中国文化而战、为守卫中国文化而战的一生,突出他为中国文化招魂续命的精神志业,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文化承担责任。本书材料翔实,立论有据,分析中肯,行文流畅,是迄今为止蕞为详细、全面论述钱穆人生经历和学思历程的著作。
《姚璇秋/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分为三部分:“作者小传”简要讲述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从艺访谈”通过访谈全面展现姚璇秋数十年来从事潮剧表演艺术的心路历程,“代表作精选”拟采用文字DVD形式,收入《苏六娘》《荔镜记》《辞郎洲》《扫窗会》等代表性作品。
《刘伯里文集》收录了刘伯里院士团队自1964年至2014年间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内容主要涉及裂变产物分离和裂变废液处理,锝、铼和卤素等放射性药物化学。《刘伯里文集》对我国从事放射化学和放射性药物化学行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胡适卷》精选胡适在思想、学术、教育与文化,以及政治方面的著述,分作文学革命、启蒙思想、哲学与方法、历史与文化、教育与人生、政论与时评等六个部分加以编排,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胡适的思想。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我的精神自传》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较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较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高明峰编著的这本《江藩研究(精)》着力探讨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江藩其人其学,内容涉及江藩的生平、交游、著述以及江藩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江藩具有宗奉汉学,兼顾宋学,又糅合佛学的冶学思想,所著《周易述补》、《尔雅小笺》、《乐县考》、《隶经文》等皆有独到之处,尤以《汉学师承记》扬名后世。经学深湛之外,江藩又有史学融贯、子学博杂的特点,且其文辞清疏俊朗,在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叶至善集》(1-6卷)收录了叶至善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以写作时间为序,对叶至善先生的各方面文章按内容进行归类,分为编辑卷、传记卷、科普卷、散文卷、创作卷和书信卷,共计280余万字。通过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叶至善先生作为一位的编辑家、出版家、作家各方面的才能,并给后人留下大量足以借鉴的经验,不论是对编辑、出版、创作,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编辑卷分为两部分内容。部分收录59篇文章,记述的是叶至善先生在几十年的编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思考、研究,大到宏观理论,小到编辑技术的细节都有体现。第二部分收录77篇文章,是叶至善先生为书作的序和跋,其中有写给自己的、写给父亲的和写给友人的,在这些序和跋中也包含了叶至善先生编辑思想的精华。编辑卷是至善先生六十余年编辑生涯的真实写照,见证并记录了我国出版文
高明峰编著的这本《江藩研究(精)》着力探讨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江藩其人其学,内容涉及江藩的生平、交游、著述以及江藩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江藩具有宗奉汉学,兼顾宋学,又糅合佛学的冶学思想,所著《周易述补》、《尔雅小笺》、《乐县考》、《隶经文》等皆有独到之处,尤以《汉学师承记》扬名后世。经学深湛之外,江藩又有史学融贯、子学博杂的特点,且其文辞清疏俊朗,在文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思想时代:陈寅恪、胡适及其他》是作者对陈寅恪、胡适思想研究的成果集,本书是《思想时代》一书的增订版,作者在原版基础上新增若干文章,讲述陈、胡同时代学者之往事,并对原作加以修订更改,力求呈现给读者原文完整面目。书中以陈寅恪、胡适等前贤的诗词或通信为材料,从他们的人格立言和学术道德方面着眼,细致考证品读。全书穿插古今学者对比,既有作者对历史偏见和今人误读的纠正,也有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有趣掌故,充满人文关怀,前贤风范跃然纸上。
1.学界公认最权威最翔实的胡适传记2.哈佛博士江勇振首次全景式再现“多面胡适”的十年(1917~1927)3.“吾辈已返,尔等且拭目以待!”胡适4.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手材料,跳出胡适研究窠臼,纠正周策纵、
黄炎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职业教育家,平生于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所发表的言论和著述甚多,其中尤以教育方面的论述最为丰富。考虑到作为近现代中国的思想人物,他自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提出和构建名“家”为是,故而本卷所收,以其对教育尤其职业教育的论作为主,并兼及其他。比较既往结集出版的黄炎培论述教育及对其生平介绍的文字而言,本卷于中华民国成立前的资料收集方面尤显编选特色。
《史量才与的发展》依据参会学者提交的论文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予以排列。从已收入本集论文的选题看,我们认为,还不够广泛,还有许多与此相关的内容未曾涉及;从文章的内容看,深度还有待提高,资料有待进一步挖掘。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对史量才及《申报》的研究,空间还很大。需要挖掘的资料和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通过本论文集的出版,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
本书是一本关于回族著名的学者马坚教授的传记。是在原书基础上进行的再次修订。一是增加了马志学先生提供的马坚先生的家庭亲友、出国访问等照片,部分照片是首次面世;二是增加了学者、友人等对马坚先生的回忆性文章,开本也进行了更改。该书从作者与马坚教授的初识写起,讲述了马坚教授在沙甸启蒙,在爱资哈尔大学大学的经历,朝觐麦加,艰难的岁月等,以及他的硕果累累的译著。此外,还配有生平年表及相识之人对马坚教授的纪念文章。本书编著者与马坚先生共事十余年,本书资料翔实,叙述生动,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