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先生将届古稀之年,他到已教化了近四十年之久,从学人数更已不在少数,所以刘雨虹老师纠合学友们,各写心得报告,集册出版,来看,幸亏当时刘雨虹老师勉力促成这些记录的出版,否则事过境迁,先生那个阶段的教化足迹,就难以看到了。这本书于1987年在出版,至今已将近三十年,简体字版是初次在大陆印行。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钱穆治学出入经史子集四部,是20世纪中国国学界的一位通儒,其毕生著述、讲学之宗旨,刻刻不离于对国家前途与民族文化之关怀。本书以钱穆的生平阅历为主线,将其思想、学术、人格、才情融入其中叙述,一方面展现了这位来自乡村,完全靠自学成才名家,成为教授、名教授,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学术贡献,另一方面突出他为中国文化而战、为守卫中国文化而战的一生,突出他为中国文化招魂续命的精神志业,激励人们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文化承担责任。本书材料翔实,立论有据,分析中肯,行文流畅,是迄今为止蕞为详细、全面论述钱穆人生经历和学思历程的著作。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他前后生活在不同的两个时代,对中国传统学术、中国现代学术和西方现代学术都有深入理解,他在中国现代学术和中国现代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世所公认的。他的《谈艺录》、《管锥编》、《围城》已成为公认的现代学术和现代小说,他的学术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代表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文学术的水平。厦门人文学院在钱钟书逝世10周年之际召开钱钟书学术研讨会,并将精辟的学术论文汇集成《钱钟书和他的时代》,存诸家之不同观点,反映了良好的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同时也为重振中国钱钟书学术研究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