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的鼻祖,开创朦胧诗的先河,意难平的诗人。本书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把对传主的生平描写与对其诗文创作的介绍评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诗歌背后的故事。使读者能够了解李商隐抱负远大却怀才不遇的一生和他丰富感伤的心灵世界。从中晚唐的历史背景、政治事件、文坛事迹等方面多角度深入解读这位天才诗人。
王维,诗人,也是画家,精通音律,参禅悟理,被后人尊称为 诗佛 。本书以王维的生平为经,经历为纬,诗篇为引,织就一幅王维的画像,画像中他目光淡然,看向这个他深感陌生的现世,用他的诗篇抚慰我们鼓噪不安的心思。本书文笔沉静优美,把一个生动的王维搁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让他在笔下重新生活了一次。
白居易被尊称为 诗魔 和 诗王 ,是唐代诗人中保存作品最多的一位。本书按照白居易人生历程的先后顺序,以诗词为切入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将诗人不寻常的一生和其创作的诗歌加以解析,对白居易的诗与人生进行解读,挖掘人生沉浮背后的内心情怀。希望这本书,能将白居易伟大的人生勾勒完整。白居易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但 诗魔 的内心世界太丰富,有太多东西值得探索与回味。
洪业(1893 1980),号煨莲,系英文学名(Wiliiam)的同音异译。1922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参与创建燕京大学,并历任燕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理科科长、图书馆馆长等职。1946年后赴美,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洪业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者,与钱穆、顾颉刚、陈寅恪等人同为大家。治学严谨,特重治学方法与工具书的编纂。自创 中国字庋撷法 ,曾主持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工作二十余年,编纂出版经史子集各种引得六十四种、八十一册。著有《我怎样写杜甫》《洪业论学集》等中文著述四十多种,《中国*伟大的诗人杜甫》等英文著述二十一种。 洪业的一生,正反映着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各种抉择与问题,他一生的经历与故事、治学与交游都与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有着极丰富而深远的关联。 本书作者陈毓贤女士,自幼侨居菲律宾,后经台
柳永,人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 白衣卿相 自诩。本书是以词传的角度评述、解读一代词人柳永的词与人生。书中以柳永的词作类别划分结构,将柳永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期的词作贯穿始终,从而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其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和儿女情长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才华。
本书汇集丰富历史资料,系统充分地记录了翁先生的一生经历和重要史事。翁文灏是我国*位地质学博士,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后来应蒋介石之邀,任政府行宪后*任行政院长。 1951年,经香港回到中国。1954年任政协委员,之后主要从事翻译及学术研究。翁文灏书生从政,其一生的经历成为那个时代知识人的一个缩影。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理论家和推动者; 书生从政,一生多少真知灼见,起伏跌宕, 八十余年漫漫人生路,尽显学人本色!
鲁迅逝世,转瞬快到十一周年了。那时候我在北平,当天上午便听到了噩音,不觉失声恸哭,这是我生平为朋友的*副眼泪。鲁迅是我的畏友,有三五十年的交情,竟不幸而先殁,所谓 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 许寿裳
本书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迄今为止zui完整的人生自传,讲述了一个个人梦想与家国理想高度统一的知识分子的追梦人生。 作品不仅展示了许渊冲先生将近一个世纪的追梦历程,更以坦荡的胸怀,如实记录了他与著名翻译家赵瑞蕻、王佐良以及中国社科院的江枫教授、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复旦大学的陆谷孙教授等人围绕翻译的 真 与 美 、 神似 与 形似 等涉及翻译核心的问题展开的大论争,一字一句均可见作者的真性情。
《佚翁琐谭》是中国工程院士、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邱蔚六的一部个人自选集。全书搜罗记述了邱院士的人生回忆、从医经历、科研成就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上篇为作者个人的回忆录。从青涩的少年时期到沉稳的中老年时期,涵盖其人生旅途上的变迁沉淀与琐事感悟、家庭爱好。另一方面是作者历时多年的作品选集,将历年创作的诗词、作序、题词、讲课集等收入书中,资料丰富,汇编用心,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求学求医之路,也侧面见证了几十年来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展现出作者对于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姚雪垠(1910—1999),河南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理事、创作部副部长,上海大夏大学教授、副教育长,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李自成》《长夜》,中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春暖花开的时候》等。1957年被错划为“极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历时40余年完成,曾获首届矛盾文学奖,有英文、法文、日文等译本。在《李自成》的创作中,毛泽东曾两次指示保护姚雪垠,这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是极其罕见的,具有传奇色彩。本书作者是姚雪垠的生前助手,为写此传与姚雪垠签订过“只说真话不说假话”的“君子协定”。本书就姚雪垠的独特经历、思想形成、创作成就及其作品的价值取向、美学追求、民族风格等方面展开了全面探讨,是
本书为人物传记,讲述主人公王舜的励志人生。全书以时间为序,讲述主人公从童年到暮年,通过不懈追求最终羽化成蝶的经历。少年时期,他饱经生活的苦痛和艰辛,依旧创造条件坚持读书;青年时期,他在农村接受时代风雨的洗礼,后他从农村走向城市,任教、从政。他热爱文学、热爱摄影、热爱文史研究,热心文化事业。他在每一个岗位都留下奋斗的足迹,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绩。作者走访主人公的家乡,采访主人公的亲人、同事、朋友,查阅主人公的工作笔记、日记、简报等,对这些真实的资料进行筛选梳理,将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事件融入书中。通读全书,主人公沉着踏实、坚定自信的性格,不屈不挠、锐意求索的精神跃然纸上。
从身逢乱世的农家仔,到玉林起家、称雄广西;从挥师北伐,到跻身党争,崭露头角;从逞强铩羽,到深陷蒋桂战争,亡命西贡;从卷土重来,到割据西南、闭门整治;从揭橥抗日,到成为抗战名将、 民主将军 ;从竞选副总统,到倡和逼宫,登上 代统 宝座;从 南北朝 梦破灭,到进退失据,穷途末路;从流亡海外,到叶落归根。本书道尽李宗仁的传奇一生,牵出桂系军阀的源流往事,于大变局中揭示历史风云,由个体命运感悟家国情怀。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8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我的人生故事》将读者直观、全面地了解周有光的人生历程、学术贡献、思想菁华。无论你是周有光的初识者,还是周老的忠实粉丝,都不应该错过。
埃德加·莫兰已经100岁了,但他仍然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折磨。这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在他那个时代的流浪与希望、危机与磨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传递了自己在百年人生中对人类复杂性的经验教训。 在莫兰看来,正如每个人的人生故事一样,同样的悖论在人类历 显然是不可分割的:有多少善良、慷慨、奉献,就有多少邪恶、卑鄙、自私;有多少智慧、狡猾、创造性的天才,就有多少愚蠢、盲目、幻想和错误。人类精神中的想象具有多么奇妙而可怕的力量,它创造出诗歌、文学和艺术的杰作,并通过崇拜和祈求他所创造的神灵和传说来奴役自己。 而复杂性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所有存在、局势、事件的各方各面和各种矛盾,从这种感知中就产生了仁慈之心。莫兰的 一课,作为他全部人生经验的结晶,就存在于这个兼具开明理
唐末五代宋初是 获得大发展的承上启下时期。陈抟是这一时期 杰出的 人物,他把道家的天道观、 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 禅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独树一帜的 思想,对北宋道学的兴起、理学的开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此书记述陈抟生平,论析其思想内涵及其价值,对于厘清自宋以来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书从几个独特的面向对季羡林先生博大而精深的学问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季羡林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季羡林与吐火罗语研究》是对季羡林先生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领域的分析与评价,《季羡林教授学述》是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价,《陈寅恪与季羡林》是把研究领域相对接近的陈先生与季先生作一比较研究,以昭示我国两代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际遇与成就。本书是一部有个性、有深度的力作,有助于读者走进季羡林先生的学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