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的鼻祖,开创朦胧诗的先河,意难平的诗人。本书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把对传主的生平描写与对其诗文创作的介绍评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诗歌背后的故事。使读者能够了解李商隐抱负远大却怀才不遇的一生和他丰富感伤的心灵世界。从中晚唐的历史背景、政治事件、文坛事迹等方面多角度深入解读这位天才诗人。
鲁迅逝世,转瞬快到十一周年了。那时候我在北平,当天上午便听到了噩音,不觉失声恸哭,这是我生平为朋友的*副眼泪。鲁迅是我的畏友,有三五十年的交情,竟不幸而先殁,所谓 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 许寿裳
本书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迄今为止zui完整的人生自传,讲述了一个个人梦想与家国理想高度统一的知识分子的追梦人生。 作品不仅展示了许渊冲先生将近一个世纪的追梦历程,更以坦荡的胸怀,如实记录了他与著名翻译家赵瑞蕻、王佐良以及中国社科院的江枫教授、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复旦大学的陆谷孙教授等人围绕翻译的 真 与 美 、 神似 与 形似 等涉及翻译核心的问题展开的大论争,一字一句均可见作者的真性情。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胡适从母亲的订婚开始,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以及他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官费留美,到 逼上梁山 的文学革命,皆是胡适难以忘记的人生历程,也是造就胡适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舆论领袖的成因。同时,本书也是胡适与自己心灵的一次对谈。 本书讲的不仅是胡适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建树,更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社会的风貌。他人生所到的每一处都有描述,比如他的家乡、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任职时所在的北京等等。通过这些不仅可以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等领域的状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寻求进步的轨迹内容。 在本书*后,还附有精选的几篇胡适文章和胡适家族的世系表,通过阅读
从身逢乱世的农家仔,到玉林起家、称雄广西;从挥师北伐,到跻身党争,崭露头角;从逞强铩羽,到深陷蒋桂战争,亡命西贡;从卷土重来,到割据西南、闭门整治;从揭橥抗日,到成为抗战名将、 民主将军 ;从竞选副总统,到倡和逼宫,登上 代统 宝座;从 南北朝 梦破灭,到进退失据,穷途末路;从流亡海外,到叶落归根。本书道尽李宗仁的传奇一生,牵出桂系军阀的源流往事,于大变局中揭示历史风云,由个体命运感悟家国情怀。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8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我的人生故事》将读者直观、全面地了解周有光的人生历程、学术贡献、思想菁华。无论你是周有光的初识者,还是周老的忠实粉丝,都不应该错过。
本书从几个独特的面向对季羡林先生博大而精深的学问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季羡林与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季羡林与吐火罗语研究》是对季羡林先生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领域的分析与评价,《季羡林教授学述》是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整体评价,《陈寅恪与季羡林》是把研究领域相对接近的陈先生与季先生作一比较研究,以昭示我国两代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际遇与成就。本书是一部有个性、有深度的力作,有助于读者走进季羡林先生的学术世界。
胡适在文化、学术领域影响至深,其一生的活动与近现代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紧密相连。他勤奋著述,著作等身,一生拥有36个博士学位。 为了接近胡适,作者从安徽到北京,又从到台湾到美国,顺着胡适的命运轨迹,边走边思考,表达了胡适一生无法自持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本讲述胡适与他的朋友的往事的图书。胡适与圈内外的名家及普通人的多方面、多层次、五味俱陈的交往风采与纠结趣闻;在这当中,作者还挖掘出一些被遗留在历史角落中被人忽略的人物与史事。 作者以胡适的译著、日记、书信、题字、写诗作词以及演讲稿为依据;由近及远、从微观入手,展现胡适的精神世界及其在学术天地中的人脉关系、坚苦努力与卓越成就;从而使一些不为人知的特别是与革命耆宿及平凡小辈们构织成的多彩往事,从尘封中破茧而出,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本讲述胡适与他的朋友的往事的图书。胡适与圈内外的名家及普通人的多方面、多层次、五味俱陈的交往风采与纠结趣闻,比如,书中分别写了胡适与老舍、与丰子恺、与张定一、与张难先、与沈从文、与邹韬奋
艾伦·格林斯潘的一生可以说是成功者的典范,他的经历几乎是美国梦完美的体现——他从贫穷的单亲犹太移民家庭成长起来,从一位落魄的乐队成员奋斗成为华尔街“精明的证券商”,再到能够左右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皇帝”、“伟大的中央银行家”,历经 5 任总统,执掌美联储 18 年。 直到 2006 年,艾伦·格林斯潘的人生之路都堪称完美,然而, 2007 年美国突然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格林斯潘被拉下神坛。他由全世界的金融“上帝”,立刻变成公众审判的目标,被认为是引发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本书对格林斯潘大起大落的人生之路的精彩描写,读之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惊险刺激。
浦薛凤,二十一岁毕业于清华学校,二十八岁执教于清华大学;半生清华园问学传道,爱人以德待人以诚,师友同侪遍布学林。中年从学入仕,三十载政坛亲历,知人论世持平公允,不堕清正廉洁声名,时人尊称 逖公 。八十五岁高龄,亲自辑录忆述平生往来故人之文字,攒成此一真挚沉郁《音容宛在》。涉笔人物既有政学界师长吴稚晖、蔡元培、王宠惠、梅贻琦等,亦不乏其朋辈同仁蒋廷黻、萧公权、闻一多等,更有数十载伉俪情深的亡妻、年少罹难的长子、早年亲炙的族中长辈。作者笔端苍健,细节掌故历历在目;文风古雅,师友亲朋音容宛在。
本书是陶侃为纪念其曾祖父陶行知所编写,在陶行知诞辰130周年之际,通过回顾陶行知的一生,表达对其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以期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播陶行知先生留下的教育思想。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章叙述了新时代的陶行知精神与作者的教育实践;第二章到第五章记述了陶行知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的教育活动和爱国事迹;第六章,呈现了陶家的族谱,并以此为线索,为读者介绍了陶行知的一家;第七章写了陶行知去世后,友人对其的悼念与追思,并收录了许多名人为其写下的珍贵的追思信。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我的精神自传》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较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较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逃亡与异端:布鲁诺传》是法国著名记者、作家让·昊西所写的一部布鲁诺的传记。 布鲁诺是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时因为其反对教会主流思想,在其28岁时就开始了逃亡生涯,并与1592年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等“罪名”被捕入狱,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这本传记围绕布鲁诺的逃亡生涯,详尽地描述了其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不屈。作者文笔犀利,思想深刻,并深入到了布鲁诺的内心深处,生动地刻画了欧洲历史上这位早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因此,这本传记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著作。
本书是著名学者、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季羡林的青年传记,由其弟子钱文忠撰写。一代大家是如何成长的?作者以其通俗晓畅的语言,回溯季羡林先生的学生时代,记录下他年轻时的成长经历。从不谙世事的顽童,到卓有成就的学者,季羡林先生克服了种种困难,寻找到了学问与人生的道路。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自述五种》从“自述”、“我的自学小史”、“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回忆乡村建设”、“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学者 顾随是大家所公认的, 师者 顾随是大家*熟悉的。此处呈现给读者的,是身为 长者 的顾随。顾随先生是家中的长子长孙,其后有胞妹两人,胞弟四人,膝下有六女,长之秀、次之英,三女之惠、四女之燕、五女之平、六女之京,之秀、之英出于前妻纪氏,后四女为续弦徐荫庭氏所生。顾随先生一生行迹不出冀鲁两省、京津两地,亲族亦多居于此间。本书分四卷,卷一、卷二收录顾随先生写给亲人的书信、诗词;卷三所呈现的是亲人笔下的温馨往事;卷四则是其六女之京教授的几篇专题综述文章,对于了解、研究顾随先生尤其大有助益。本辑所选,不唯文艺,更著亲情,冀望能为读者全面了解顾随先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纵横》杂志是全国□□份集中发表回忆文章的期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 亲历、亲见、亲闻 为视角,如实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及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情况,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野,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曾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在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 本套 纵横精华 系列丛书,是按主题将历年《纵横》杂志刊发的读者反响较好的文章结集。自□018年开始,已陆续出版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情感、人文等二十余种主题图书。所收文章个别文字有所修订,其他均保持原貌。
《何正璜传》是关于我国文博考古学界泰斗何正璜先生的部传记。何正璜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文博事业的拓荒者,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美术考古学科的创立者,与林徽因、曾昭燏、容媛并称中国考古学界 巾帼四绝 。 她 1943 年发表的《敦煌莫高窟现存佛洞概况之调查》一文是我国部敦煌学专著。她首创了我国美术考古学科,在我国考古史上具有奠基意义。本书的主线正是传奇才女何正璜先生一生燃烧着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她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在任何条件下都自觉地、执着地、满腔热忱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燃烧的激情,在今天的 中国梦 背景下更具榜样性意义。《何正璜传》的问世,不仅是对何正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和献礼,也为读者提供了可贵的研究材料,更进一步认识这位传奇的女学者。
徐有威撰稿的《邓伟志口述历史(精)》一书中 ,当代*名社会学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历 任三届民进中央副主席的邓伟志教授对其近六十年冶 学立论、作师育人、社会活动和参政议政的历史回顾 。口述者不仅以当事人身份,为“文革”后社会学的 重建、中国大百科全书与年鉴事业的创始、“人体特 异功能”的鉴定、“邓氏三论”的毁誉、倡建妇女学 的争议、“邓伟志信箱”的风波等一系列现代学术文 化史上之重要事件,提供了*具**性的**手资料 ,而且能使读者借助他在烽火岁月、十年动乱、思想 解放、改革年代和新时期等历史波澜中的阅世交游与 回顾思考,对一波波时代大潮的激荡涡漩与世事人心 的纷纭复杂,获得形象具体的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