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散文的形式,介绍了大自然里五彩缤纷、汁液饱满的果子,如把鸟儿聚在一起会餐的拐枣、针线包一样的赖瓜瓢、味美却带刺的扎刺果 在作者笔下,这些果子或是作为灾荒年代的 救命粮 救民于水火,或是像玫瑰一样带着骄傲的刺,作者通过科普和古今文献记载,探索大自然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分享儿时探索自然的趣味经历和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梅晓拉是一片多森林的平原,在俄罗斯的梁赞市和弗拉基米尔市之间。这里有许多城乡居民点、重要工农业中心,还有许多俄罗斯的名胜古迹。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近三十的帕乌斯托夫斯基来到了梅晓拉,这个俄罗斯中部的地方一下子把他迷住了,他感到这才是他的故乡,他在这里才是地道的俄罗斯人。此后,他在这里常住,并写出了《面向秋野》《森林的故事》《烟雨霏霏的黎明》等名作。梅晓拉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爱”,是他一直留存到生命后一刻的“对大地的依恋”。在他的笔下,这个流淌着林间小溪、遍布着大小湖泊的地方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惊奇之心》是作者五十岁时创作的一部自然散文集,也是作者短暂人生中最渴望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再现映射于内心深处的自然色彩奇异的菌菇、奇形怪状的地衣、海胆壳上的小刺、昆虫交响乐队神秘的合唱……全书如轻轻的耳语,诠释发现之美。“感知”是真正的热爱。作者认为:“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作品秉承宁静恬淡的基调,将作者的自然观、哲学理念、教育心得融入诗一样的文字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最为青睐的“惊奇之心”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一位老教师的回忆录,是一部自传体长篇散文。展现了一位老知识分子的成长史,是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折射出一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
《成都茶馆的悠闲时光:在慢生活中体验阅读的快乐》作者阿年以在成都各地方茶馆喝茶、读书、怀旧随笔的形式,来绍介老成都的发展变化,及成都名地方的历史变迁。并配有大量的老照片和现在的新貌照片,做对比。为宣传成都的旅游资源,出版《成都茶馆的悠闲时光:在慢生活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可对众多来成都旅游的人们了解成都。
《见南山:一个艺术家的村居日记》为艺术家蒙中关于艺术和生活的沉思集。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在大理喜洲的村居生活,借此抒发自己的自然之情和对艺术的感悟。书中配有不少精美的插图,既有作者的书画作品,也有大理的美丽风光。全书是一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例子。
《寻书偶存》为“文化人生丛书”之一,是作者姜德明怀人记事和检书拾梦的文章集结,充满对人与书的真挚情谊,那些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人物鲜活,思考深刻,充满情趣。是作者最真实的思考和感受,也在学习和反思中逐步匡正自己曾经的错误认识。
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