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资治通鉴〉》共20册,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311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特点,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这套书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少年儿童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年儿童更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
《明清帝国卷》中,汤小团三人组来到元朝末年,他们看到旱灾、蝗灾四起,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朱重八 这个出生贫困、差点死于饥荒的男孩,正是汤小团寻找第六把封印钥匙的关键。汤小团他们跟着朱元璋历尽千辛万险建立明朝;随着郑和下西洋,一路斩妖除魔;亲历康熙帝智斗小人、制服鳌拜现场 只为寻找七宝塔的下落。
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 为我社同中国国家博物馆、史家小学合作开发的一套面向小学段读者的博物馆及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全套书分为生命、创造、尊重、规则、责任五个主题,每个主题下依据学生适读年龄分为上、中、下三册。 创造 主题三册共收录30件藏于中国的博物馆中,能够代表中华文明史上有 开创 意义,甚至影响世界的藏品,内容涵盖了从学会用火、观测星象、养蚕缫丝到发展丝绸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自新石器时代肇始的玉文化,自商周肇始的文字,铸铁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古代营建的独特魅力,以及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看似不起眼但影响了骑兵发展的马镫,中国历史各个时代创烧的不同种类的瓷器,等等。
闻一多曾说,只有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诗说唐朝三百年》便是 援诗入史 诗史互鉴 的一次实践,它以300首唐诗为媒介,用115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地演绎了大唐王朝289年的历史。全书共8册,分别为《贞观气象》《一代女皇》《李唐归来》《盛世背影》《安史危局》《藩镇割据》《宦祸党争》《帝国悲歌》。
《图说论语》 学习《论语》智慧,锻造君子人格,提升孩子文化内涵。通过30张《孔子圣迹图》全景式图文展现孔子一生的生命历程,219个成语典故出处,精良的注解,严谨的译文,真正让孩子走进孔子的世界,感受思想的深邃和活泼。 《图说唐诗》 熟读唐诗,气质如虹,做大美中国人,以图解诗,将无法言传的意境之美,做到目击即到。既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审美的陶冶。 《图说宋词》 熟读宋词,学会文雅,提高孩子审美品味,一首词,一幅古画,将古人的情感、优美的情韵、词中的或婉约或豪放的气氛,一一列于目前,真正图文呼应,逼出境界。 《图说孟子》 仰望《孟子》思想,立弘毅之志,做大丈夫之人,短小精悍的篇章,精良的注解,通俗易懂的译文,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智慧之门。 《图说左传》 细读《春秋左传》,在历史中学会成长,
《中国望族旗袍宝鉴》的续编,展现百年来海派旗袍的精华之作。收入本书的家族有:宋庆龄家族、顾维钧家族、牛尚周家族等家族大家闺秀的旗袍,共计70件。均是作者近年来从海外采访、收集、名媛们当年穿过的、目前所剩无多珍贵旗袍,承载了她们特有的中西合璧的审美理念,同时也是当时纺织、印染、裁剪、缝制等工业技术发展的印证和标本。这些旗袍的汇编出版,将为海派旗袍的发展史留下一部真实的记录。
据说万历皇帝有忽然得奏,称几个西夷要来进贡,贡物中有自鸣钟、西琴等物,他急于一睹这自鸣钟的模样,这才颁旨命利玛窦进京……早期西学就这样经传教士之手进入了中国,中国的学术、文化也通过他们开始为西方所知。,当我们读《马可·波罗游记》和《利玛窦中国札记》时,会注意到《游记》由一连串故事和夸张的辞藻构成,《札记》则建立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上,对中国社会作了深入的观察。也许人们更爱看《游记》,因为它轻松,而《札记》记录了一段灰暗的历史,近代中国正是从这里开始走向衰落……
《斫琴法式》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琴式、选材、斫琴工具、斫琴、髹漆、制弦、上弦定音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该书分为乾坤二集。
《成书考》结合出土文献和相关传世文献,对成书时代和真伪聚讼纷纭的《孔子家语》一书进行再研究,以期通过相关文献的爬梳、对勘,能够对《成书考》的性质及流传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
辞赋是中国文学中一种很古老的文体,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沉寂之后,今天再度焕发出生命活力,辞赋写作蔚然成风。《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文学卷):辞赋·铺陈之美》从体裁、艺术、历史、题材等多个角度,介绍了辞赋的不同体类,展示了辞赋的艺术魅力,描述了它曲折回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中蕴涵的丰富社会内容与人生情感。同时,还从铺陈描摹、问答对话、卒章显志、对偶韵律等方面对辞赋的各种创作技法作了归纳和总结,希望对今天的赋手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丛书(文学卷):辞赋·铺陈之美》分别从赋体、赋艺、赋史、赋题、赋法五个方面设章讲解。章介绍辞赋的六种类别,阐发辞赋的文体特点。第二章从四个角度整体描述辞赋的艺术特点,展示其魅力。第三章概括了辞赋的七个发展时期。第四章从十个方面说明辞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中国古文字学界在吉林大学召开了次古文字学术讨论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古文字学术研究会,并将提交会议的论文结集,编为《古文字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一九七九年八月,《古文字研究》辑正式面世。二十多年以来古文字研究事业飞速发展,作为这一学术的专业学术集刊,《古文字研究》也已经累计编辑出版了二十五辑,发表了大量的的研究文章,为繁荣学术作出了贡献。 目前,早期出版了《古文字研究》早已售罄。为了满足广大专业读者的需求,我们先将一九八六年之前出版的辑至第十五辑按原版原印,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