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鹰,国家一级作家,全国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中国社会派推理小说领军人物,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多部,撰写伟人传记36 部,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大奖,他被誉为 用文学家的笔触,写科学家的故事 的人。荣获的主要奖项有:冰心儿童图书奖(三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三次)、首届中国青年优秀图书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届世界华人科普图书奖金奖。小说代表作《杏烧红》英文版由美国圣马丁出版社出版,并荣登2028 年美国《图书馆杂志》推理小说排行榜榜单。
民国的“初版书”或称“初版本”,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国新文化的兴起与前行的创作倾向,表现了出版者选题的与时俱进。民国的某一时段出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使得社会的各种思想、思潮、主义、主张、学科、学术等等得以充分地著书立说并传播。那时的许多初版书是中国现代学科和学术的开山之作,乃至今天仍是中国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基本命题。重温那一时期的初版书,对应现时相关的研究与探讨,真是会有许多联想和启示。再现初版书的意义在于温故而知新。
李浩的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他不讳言师承着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藉此他获得了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他认为,文学本质上是虚构,是作家对“彼岸感”的个人建造,它以现实镜像为摹本但建立起的却是一个高于现实、具有魔法感的世界。李浩的写作,血肉丰满,人物鲜活,同时有着现代哲学意义的追求,他着力发掘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逐步构筑着他自己理解的小说世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56百花时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56百花时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现代”是一个虚无主义盛行的主体形而上学时代,身处其中的鲁迅同样不能免除,其留日时期所怀抱的理想主义同回国后认同于“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并做绝望的反抗其实都在虚无主义的范畴当中,但通过《狂人日记》及其以后的写作,鲁迅逐渐扬弃了“虚无”而向虚妄世界像挺进。对虚妄世界像的体认使得鲁迅在1925年前后逐渐放弃了“主题性”极强的纯文学创作,而选择了一种文学体制外的、基于“留白”观念之上的杂文写作,即文章写作。基于“留白”观念之上的文章写作不仅仅是鲁迅的一种写作观念同时也是鲁迅生活伦理的实践。在这样一种基于虚妄世界像的“留白”的、“有余裕的”的生活观念的支撑下,鲁迅逐渐扬弃了他早年“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反抗绝望的紧张状态,从而开启了他同世界和解的旅程,并显现出了其温暖与笑容可掬的一面。
《“牛牛的诗”姊妹书:儿童古诗分类读本》是为作者张元昕和妹妹从小读诵的古诗选本。读本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浅”“近”“活”“细”“亲”“类”“教”“纯”八大选诗原则,努力把童心和诗心融为一体,培养孩子温柔敦厚、真善美慧的性灵。该选本以按专题分类为特色,从历代古诗中,选出了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分为“春夏秋冬”“风云雨雪”“四季花魂”“高山流水”“日月交晖”“登临送目”“感物咏怀”“思亲怀远”“人间友情”“家国情怀”“惜时好学”等十多个专题。通过分类集中展示历代诗人的诗篇,让孩子应时应景习诵古诗词,这种特殊的体例安排,适合孩子读诵、理解和模仿。孩子在学习这些古诗的时候,能看到春夏秋冬、日月相易、花开花落的大自然变化,能听到风声、雨声、雷声、鸟啼、蛙鸣,能感受到古人孝悌忠信
《中华文学五千年(古代部分)》 本书是为青少年朋友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它以署假期间爷爷给孙儿讲故事的形式,分五十天,以五十讲对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作品、事件等作了系统介绍。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本书一改严肃高深的讲堂风气,突出重点,深入浅出,运用简洁流畅的口语,穿插大量文学掌故、趣闻轶事,旨在使他们初步领略祖国文学遗产,提高进一步学习文学的兴趣,并且是学好学校语文、历史等课程的一个很好辅助教材。五千年中华文学精粹,全在其中;生动活泼的教益启示,尽含其里!不但是青少年朋友的良师,也是一切文学爱好者的益友!
本书为摄影集,摄影对象大体为当今时代扬州老城区的路、街、巷等文化景观,并于每幅图旁辅以相关文字说明。街巷具体指明至正十七年始600余年来,现仅存的老城区街巷,共367条。其中包括:路18条,街34条,巷232条,其他如门、桥、里等33个以巷末字命名的 83条。范围包括东泰州路以西、西二道河以东、南南通路以北、北盐阜路以南,面积5.09平方公里。采用文字、图片、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扬州街巷文化,彰显“巷城”神秘之美。
俄罗斯是众所关注的国家。《“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三探俄罗斯》作者叶永烈分别于1992年、2001年、2012年三度前往俄罗斯,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俄罗斯进行仔细的观察,写下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巨变,写下其亲历、亲见、亲闻的旅行见闻并追溯俄罗斯的历史,比较斯大林时代、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时代的异同。《“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三探俄罗斯》中作者注重细节,注重“花絮”,注重民生风情,并且注重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记述俄罗斯。全书文笔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
毫无疑问,中国文学史是现代大学中文系最主干的课程之一,因而各种冠名“中国文学史”的教材与专著,早已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纵观我们的学术繁荣以及所取得的每一个进阶,无不是以前人的肩膀为依托的,此诚朱子所谓“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也。回溯百年教育史和学术史,清末东吴大学汉文教习黄人所著《中国文学史》实乃真正具文学史意义与规模的拓荒之作,筚路蓝缕之功,自不能湮灭。只缘坊肆未曾流行,见者甚少之故,几为世人所淡忘,经浦江清、钱仲联、陈玉堂、孙景尧、王永健、徐斯年、曹培根诸位先生的褒掖与绍介,渐为学界所关注,诚如学者黄维梁所说,黄人及其《中国文学史》,“在百年孤寂之后,他所积累的名声,我们真要‘连本带利’、十倍百倍地奉献给他——他在地的后人,他在天的英灵!”
《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惊天巨著,洋洋500万言,给后来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中国后现代神怪,仙侠等类型的小说,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等)以及诸多作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亚洲周刊》评出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位列55,尤在古龙的《楚留香传奇》(84)及梁羽生《白发魔女传》(87)之上! 《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篇幅的一部,达五百万言,可称为鸿篇巨著了,他的特点就是将神魔和武侠的结合起来,在中国的文学发展中,真正的武侠小说是从唐代的传奇小说开始的,产生了
西藏倍受瞩目的小说家次仁罗布,慢笔炼字,十多篇动人原乡情书,是史诗,也是人间情事,爱与信仰,忧愁而温暖,为无常人间迎来慰心救赎。多篇获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作品处处浸润着藏文化的神韵,题材丰富多元,既有宗教文化的展示,也有民间传说的挖掘,并且紧跟当下,展现出了藏族人民多姿多彩的面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48天地玄黄》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948天地玄黄》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