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速学图示字典》是一部按照汉字形体结构编排的创新字典,引入“字根”概念,借助几何图形,把具有相同“字根”的系列形似汉字归纳在一起,便于比较差异、系统学习、快速记忆。多音字编排在同一图形上,方便查阅,省时省力。本字典具有普通工具书的查阅功能,更兼具创新学习方法、速学汉字的作用。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原于2005年,是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本字典以道光王引之订正本《康熙字典》为底本,参校别本,重新横排出版。全书逐句加标点,主要使用逗号、句号、冒号、书名号等。为方便读者使用,在原注音反切、直音后加标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原书无篆文,现掳徐铉校本《说文解字》,将规范小篆附于正文字头之后。书末新编四角号码索引,收入原书正文、補遗、傅考中字头,以便检索。 此次重印,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约请专家、学者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对原书中一些错误书量作了挖改,使得重印本既保持了本词典的原有 特色,又提高了质量,将更适合广大读者的需要。
四字成语对联创作,在以下三种情况:其一,相当于巧妙的成语“集句”,如“瓜熟蒂落,藕断丝连”、“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之类。由于选词精到,常有惊人之作。抗战时期陈寅恪先生在重庆经常钻防空洞躲避空袭,他戏作了一副堪称杰作的成语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其二,上下联中只有一个成语,另外四字与之对仗,容易成为妙对。清代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生以后,有两位文士为杨乃武鸣不平,作了一地联,上联是成语“斯文所地”,下联对的是“乃武归天”。其三,多言联中,将成语放置在突出部位和立意中心上。传说宋代富弼接待辽国使臣,对方出句“朝登箕子之峰,危如累卵”,富弼对以“夜宿丈人之馆,安泰山”。每句的前一个分句,都是为后面的成语作铺垫的。再如1945年某聋哑学校悬挂的春联:“熟视无睹,诸君尽管贪污
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汉大成语大词典》自2000年面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累计印数高达十余万册。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现改名《汉语成语大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重新出版。 本书是在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的《汉语大词典》的基础上,对其中成语词条进行甄别、正误、删繁、改写而成的,同时还增补了一些常见而漏收的成语。本词典共收古今成语近2.5万条,所收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其他一些非成语性的固定短语如谚语、俗语、惯用语等。原则上不予收录。 这次重新出版,我们仅对原书中少量错误作了挖改,既保持了本词典的原有特色,又提高了质量,将更适合广大读者的需要。
一个词的古义、今义是相对而言的。本词典所说的古义,是指一个词在古代和近代语言环境中所体现的意义。实际上,这中间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上古语言和中古语言会有差异,中古和近古也有不同,我们不拟详加区别,而是一概冠以“古义”。这是要加以说明的。至于今义,指的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所显示的意义,这一点是明确的,无需加以解释。为了保证释义的全面,古义以现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所释为据,兼取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王力的《同源字典》、杨树达的《词诠》和徐仁甫的《广释词》等书的一些释义。今义一般以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所释为准,有些义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改写。
本词典是一部按词语意义分类编排、释义的词典,兼收普通语词和常识性百科词,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 词典按语义分类编排,是把表达一个或一类概念的词语汇集一起,按一定的分类系统排列,使读者可以按照事物概念的类别查到表达它的适当的词语。由于同时查到语义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同义词、类义词,读者既可辨析词义、选择用词,又能丰富词汇和增加有关的知识。这些是分类词典特有的功用,对读者学习和运用汉语都会有所帮助。 现有的分类词汇、分类词典的分类方法各有不同,还没有一致的分类体系。本词典参考我国传统义类辞书和现代中外分类词汇、分类词典的分类方式,并依照实用原则,综合收录的约49000条普通语词和百科词,分为17大类,143小类,共计3717词群。详细分类目录列在正文前,全部词目音序索引附在正文后,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