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集古今汉语文字研究之精粹,是我国辞书编纂史上的里程碑。它以“大而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等重要特色而卓然立于世界辞书之林,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本字典一定能成为广大读者学习的良师和益友。 袖珍本立足于普及和实用。一方面保留了正编本所有的字头和音义,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阅读古今著作释疑解惑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删去了过于艰深的内容,还在正编本、简编本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字形,调整了字序,订正了讹误,改进了检索,而且所有释文和例证均采用了简化字,凡此种种,意在让广大读者买得起,用得上检得快。
本书以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朱筠刻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影印)为排印基础,并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以及同治12年(1873)陈昌治刻本进行校核。
有没有一本将最常用的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汇为一体,部头不大,便于查检的词典问世?本书即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这一心愿而编写。 本词典收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2万余条。每条下先进行螽有扼要的解释,然后再注释疑难字词。格言部分,为了方便读者使用,对部分难以理解的格言进行了翻译和注释。 全书正文按意义分类编排,便于写作、表达需要时查考。书后附有条目音序、笔画索引,据此读者可以从不同途径对所需条目进行检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比喻语应用辞典》的编者王雅军从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学典籍、文学作品、民间谚语中加以遴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收集了比喻语3000余条,分“自然·景色”、“外貌·仪态”、“场面·气氛”、“文明·文化”、“理想·事业”、“求知·创造”、“道德·善恶”、“感情·心理”、“生活·处事”、“爱情·家庭”、“事理·议论”等11类,涉及面广,既可用于描摹自然景象,也可用于刻画人物;既可用于实指物,也可用于虚指感情、思想、心理、气氛等。一册在手,妙喻信手拈来,宛如俯身花园、仰首星空,令人美不胜收。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據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
繁体字、异体字是大陆地区汉语使用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繁体、异体与现在通行的简化字之间的字际关系比较复杂,很多简化字对应于多个繁体字形,很多正体字与异体字之间更存在交叉、包含等关系,使一般读者在读写繁体字时存在困难。本书根据国家语委新颁布的《规范汉字表》后《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编写,注音、释义、举例。梳理简化字与繁体字、异体字的复杂对应关系。书后录多种,包括一对多繁体字简表,容易读错、写错的古代人名、地名等,颇为实用。
《上海话大词典(拼音输入版)》采用“上海话拼音方案”标音,使用26个拉丁字母对上海话语音进行注音。这个拼音方案是2006年11月在“首届上海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由出席会议的专家和网友集体审定的。 当前,上海话的语音有老派和新派两种发音。老派音大致在45岁以上的上海人中使用,新派音大致在45岁以下的上海人中使用。新派的音系比老派简化,且在多数上海人中使用,本词典采用新派语音标音。
《编纂忆往》分往事回忆、学术评论、编纂花絮三部分内容,主要由《汉语大词典》靠前版的回忆性文章组成,主编为原《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办公室主任,作者均为参加靠前版编纂的编写者或编辑,孙厚璞等回顾了《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靠前卷,1994年全书出齐。这在我国辞书编纂目前,是一个少见的盛举。它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汉语辞书编纂事业,起到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既收今词,又收古词,也收“不古不今”的语词,具有汉语词语的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供人查阅和参考。全书编写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所谓“源流并重”,是说每一条词语的解释都应尽可能依据历史原则,理清词义的来源和演变,发生和发展。在处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时,又以词汇意义为主。
本词典以中等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为对象,共收录辨析成语1433组,计2930条(含同一条成语在不同辨析组出现的重复数)。 本词典以实用为原则,只收录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的成语,冷僻少见或仅见于古代汉语的成语不予收录。 本词典收录在意义、用法、句法功能、语体色彩或感情色彩等方面有差别而又容易混淆、用错的成语。差别很大、不容易混淆的成语,或仅仅因为修辞、押韵等需要而形成的成语变式,都不予收录。 本词典收录的成语限于四字格,非四字格成语一律不收。 本词典以两条及两条以上需作辨析的成语组成一个辨析组。 本词典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即按辨析组首条首字的音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如首字形音相同,则按第二字的音序排列,余类推。 本词典采用国家
《中华书信语辞典》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一部书信语专门辞典,它集释中华书信词语9300余条,内容涉及人生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词语解释详明,例句充分而实用,正文后所附之书信语名称示例及现代名人短简示例,亦极具参考借鉴意义。 本辞典突出可读性和实用性特色,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大中学生及文秘工作者,通过查阅和利用本辞典,不仅可以学习和鉴赏历代名人书信语这种书面交际语的真实功夫与才华,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文明礼貌用语的风采与魅力,而且可以于不自觉中增强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强化书面交际技能与实效。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共收录船舶轮机方面常用单词、词汇及有关缩略语词汇24400余条。内容包括船舶动力机械、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以及轮机管理专业方面的词汇;与轮机专业有关的船舶驾驶、远洋运输业务、海上保险与法规、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词汇也少量收入。为方便使用者查阅有关常用资料,正文后有附录7个。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可供船舶轮机专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轮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海运院校轮机专业师生使用。
歇后语是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类似于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类似于谜底。歇后语往往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常用歇后语辞典》即是一部汇集此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语言形式的中小型汉语工具书。 n 《常用歇后语辞典》是由语言专家、语汇学家温端政,带领其团队,从浩如烟海的歇后语语汇中精选常用歇后语语目3000余条编成。每一条目由注音、释义、例句等部分构成,体例严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據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
本书是原《八百汉字意义源流探索》的增补本。这次对《八百汉字意义源流探索》的增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的字头95个,比如:帮、臣、称、复、干、阁、结、局、鲁、劈、巧、死、所、探、沃、轩、厌、谣、做等。 二、部分字头内容有较大的补充,比如:连、老、借、料、良、伤、玄、均、寸、姨、兹等。 三、其他零散增删之处甚多。 三、出版社为部分字头列出古文字字形,并添了些插图,这些对于读者都是有益的,特别是责编于波同志做了许多工作,特向他们表示感谢。
《篆真字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中华现代汉语大词典》按照国家2013年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订精神新编写,增收新发布的汉语新词语。 《中华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写体例科学、实用,选字、选词数量大,共收单字近16600个,收词约70000条,基本满足各界人士日常需要。 《中华现代汉语大词典》彰显时代特色,紧随时代步伐。 《中华现代汉语大词典》新增词语体现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并得到部门认定的网络用语及其他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