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初等数论的基础与观点之上,以尽可能少的抽象代数概念与方法,来具体地介绍代数数论中最经典、最基本、因而也是最初等的内容,所以本书取名为《初等代数数论》。但这些内容正是代数数论发展起来的泉源,限于篇幅,本书没有讨论二元二次型的算术理论,尽管它也是代数数论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方面。
《不完备性:哥德尔的证明和悖论》是对哥德尔的生活、工作及其世界的重要新礼赞。20世纪早期见证了经典物理和数学的基础假设遭受的几次打击。相对论颠覆了约定俗成的时空观念,量子世界的研究挑战因果效应的基本观念。最为惊人的是,对于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不完备性定理揭示了将数学理性系统化的一切尝试中都藏有不可弥合的裂痕,这个结果简直是悖论式的。藏在这个发现背后的天才就是哥德尔,他自身就是一个悖论式的人物。他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同时还是爱因斯坦晚年最亲密的思想伙伴。但他行事又极为古怪,惯于偏执狂推理,并最终因此悲剧性地死去。他深受失去理性的困扰,仍然对理性深具信心。通过天才的证明。他得以揭示在任何足够复杂的系统中——简单地说,任何数学家想要使用的系统——都存在不能被证明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了毕氏学派。在毕氏学派众多辉煌的成就当中,暗含黄金分割比例的正五边形作图法更加璀璨夺目。自此以后2000多年,黄金分割及由此而来的黄金螺线和斐波那契数列引起了无数数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师等的巨大兴趣,各种著述层出不穷,并在各个科学和艺术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在自然现象中也发现了黄金分割的踪迹。这就是本书所要介绍的内容。 “我喜欢在深夜拨弄心弦,弦上黄金分割不止一点。”相信读了这本书,你会成为这样的“φ迷”。
让无聊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探险!数学学习本来是掌握住一个概念之后就可以解开100道题。而且,数学本身的意义也并不在于做题,而是培养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我们通常把这种能力称为数学思考能力、解题能力。《幸福的小学生数学》能够培养大家的数学思考能力,大家会感到随着学年的升高,数学会越来越容易。
蛋糕是怎么分的?谁是盗墓贼?谁让守门员倒了?生活中有太多孩子们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拨动他们好奇的神经。本书避开了课堂枯燥乏味教条,丰富、有趣的例子使得大量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新鲜,吸引了众多小读者和家长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好奇和愉悦的氛围中,健康、全面地掌握了最基础的科学知识。
《高等数学引论(卷 英文版)》是我国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上世纪60年代编写的教学用书,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全书包含了微积分、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等内容。全书反映了作者的“数学是一门有紧密内在联系的学问,应将大学数学系的基础课放在一起来讲”的教学思想,还包括了作者的“要埋有伏笔”、“生书熟讲,熟书生温”等教学技巧,书中还介绍了数学理论的不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