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里下河平原》即围绕江苏中部的“水乡泽国”——里下河地区而展开,该地处于长江北岸,夹于里运河(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与下河(串场河)之间,覆盖了扬州、泰州等大片区域。书中除了介绍这片锅底形洼地由海而陆的变迁历程,河流、湖荡密布,沼泽、湿地多如牛毛的地貌特征,同时还展示了水乡环境营造的经济面貌:培植菰、莲、菱、荸荠等水生经济作物,养殖银鱼、青虾、大闸蟹、甲鱼等水产品,发展乘舟耕作的垛状高田。历史上,这里地处运河枢纽,水运发达,既造就了泰州盐业的兴起,也推进了扬州商业的繁荣。作为古代帝王南
本书收入作者有关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在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探讨、沙漠历史地理的考察以及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阐明了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这本书的精彩是语言难以传达的,用多少个“最”字也无法详尽它的魅力。书中的260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让任何描述都显得苍白,要欣赏它们的美妙,需有着与摄影者赋予图中景物的同等的灵性和张力才有可能。这些照片从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保存的数百万幅图片的卷宗中精选出来,涵盖了来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的、丰富而绚烂的风景。如书所示,《大地广角》将地球的全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里既有田园景色,也有城市风光,既有熟悉的画面,也有不为人知的景观,一切都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翻阅本书,我们宛如遍访每一片陆地,以及将陆地隔离又连接的海洋。与我们同行的既有早期的摄影师,也有当下的摄影界名流,比如萨姆·阿贝尔,威廉·阿尔伯特·阿拉德,乔迪·考伯。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介绍一个地域,包括它的自然风光、野生生态以及人文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关自翔、雷晓琪、陈智丹编著的《北江流域》围绕着北江流域的覆盖范围而展开,该地处于粤北,素以崇山峻岭广布而被称为“广东屋脊”,涉及韶关和清远两市。书中展示了北江流域内岭谷相间的地貌格局,勾勒出北江及其支流构成的扇状水系图景,并介绍了两种极具代表性的地貌——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此外,本书还向读者描绘了“广东物种宝库”优越的生态环境:地处南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北动植物交错渗透。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其中不乏丹霞梧桐、乳源木莲、南方红豆杉等稀有种;动物资源丰富程度为广东之,分布着云豹
本书是以考古学方法研究交通史和交通文化的论著。作者通过对秦汉道路、桥梁、交通工具的考古工作实践,结合简牍、碑刻、画像、瓦当等文物资料和史籍文献提供的信息,就秦汉交通规划、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交通与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与交通相关的礼俗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见解。
《希波拉底讲的作图的故事》一书中,读者将和希波拉底老师一起在享受穿越时空旅行的同时,接触有关作图的意义、由来、三角形作图,还有不可能的作图问题、面积转换问题等。通过简单图形的作图寻找宝物,通过三角形作图逃离狮身人面像的洞窟,目睹名画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