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2014年5月9日—27日,哲学家、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以“什么是道德”为主题的伦理学讨论班。5月21日,李泽厚先生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教授举行题为“何谓哲学”的学术对谈(讲坛)。5月27日,李泽厚先生与杨国荣教授围绕“道德、伦理与哲学”进行学术对话。四次讨论班讲课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主会场座无虚席并同时增设两个分会场,视频同步传送,所有听课者身份、地域不限,只须事先细读指定书目,便可平等、自由地参与讨论;两次哲学对谈以当今哲学界的豪华阵容,吸睛无数,对谈现场一席难求,哲学大家围绕“什么是哲学”,围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唇枪舌战,激烈交锋,以哲学家特有的方式呈现了哲学无可比拟的魅力。
遵义市汇川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城区北部,是遵义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内文化遗产资源,从十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到近现代的红色文化遗存保存较为完好。 《历史的见证:汇川文化遗产图释》从文物学角度出发,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分别对已发现的文物遗产进行记录和本体描述,配以图片和测绘图以增加了的认知感;在重要的文物本体描述中,结合文物本体的价值特点进行延伸解读,以丰富的知识量。 《历史的见证:汇川文化遗产图释》是汇川文化遗产的一条总印迹,是展示汇川文化遗产一个掌上陈列馆,也是了解汇川文化遗产的一本工具书。
本书利用我国目前所知数量、保存最完整的基层司法档案文书——龙泉司法档案展开研究,在考察晚清至今百余年来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变迁图景的基础上,凝练出礼治型、政治型、法治型三种纠纷解决模式。本书尝试利用新材料在历史演变的长时段视野中讨论,强调了微观与宏观研究的协调与融合,从地方社会、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现中国基层民事纠纷解决模式变迁的复杂性、丰富性及其背后的法理逻辑,为当前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提供经验参考。
本教材在全面分析现代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及职业健康防护要求的基础上,精选六大模块的内容进行编写,包括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职业安全与防护。六大模块均下设单元、任务,形成了知识丰富、内容广泛的任务导向式综合性技术教材。该教材涉及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防护两大领域,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卫生等技术,以及应急救援和灭火、急救等技能,能培养学习者的安全生产与防护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相一致,各模块在内容上紧密相连并进行了拓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