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正如培训运动一样必须从小抓起,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1986年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以来,各地相继出版了多种版本的数学竞赛的培训教材,对数学竞赛这一活动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有关数学竞赛题解类的辞书却并不多,为了满足广大数学竞赛爱好者的需要,我们特组织编写了此书。作者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提高数学水平和实际解题能力,成为小学高年级的课外读物和参赛指导书,成为中等师范学生、小学教师和家长的一本有益参考书,或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选修教材。
为了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更好培养创新,应广大选手和教练员要求,新编了这本教材。这本教材的特点是:强调基础,培养思维,发展能力,富于探索性、研究性。这本书的每一节都是用案例的方法来讲授的,但每一节都有其主题:要么讲述和扩充基础知识;要么体现某种思想;要么深化某种技巧。因此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建议用比较方法和换位方法。所谓比较,就是要例题与例题比,习题与习题比,例题与习题比,不同的章节相比,比出相同与相异,从中找出规律和方法。所谓换位,就是在思想中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互换,学生设想自己是教师,那么看了这一节,这一章后,能够想到什么?能不能也设计出一两道试题来考一考自己。教师设想自己是学生,学习之后,哪一些是能掌握的,哪一些是不好理解的。作者相信,这样学习肯定会有所收获。
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是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较高层次的数学竞赛,后改名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历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集(1986~2014)》汇集了届至29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解答,适合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和教练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数学爱好者使用。
图形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直观和有趣的,然而又是数学中的一个难点.本书介绍了小学数学竞赛中常见的图形问题的基本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通过对一些有趣的、新颖别致的例题和习题的讲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是从1969年开始的,每年举行一届,到2009年已举办了41届,前四届每次竞赛有十个题目,后来减至七八个题目,从第十二届以后,每届都是五个题目。近年来,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每年均在三月下旬举行,考试时间为3。5小时。本书收集了第22~41届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1990—2009)的试题和解答,并在录中给出了~21届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1969—1989)的试题。加拿大从1981年开始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到2008年为止,他们参加IM0比赛28次,共得16枚,银牌37枚,铜牌66枚,荣誉奖16个。他们的团体成绩多在0一20名之间,的一次是第七名(1981年)。加拿大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具体成绩参见录2。本书中的一部分试题来自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的官方网站,一部分来自历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期间的领队交流资料,还有一部分来自一些期刊杂志
本书是数学竞赛与数学文化方面的系列专业文集。本文集旨在为从事数学竞赛的师生与从事数学文化研究与传播的专业人员提供深度阅读,措建表达平台,促进海内外华人同业人士的学术交流与台作,推动数学的普及与进步。
本书分为3编.编解题心经,结合高中一线教师的解题心得和外解题名家的思想,提出数学解题活动中的操作规律和思维规律.第2编方法歌诀,归纳总结了高中数学典型的、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和题型,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描述,用具体实例给出佐证.第3编解题秘籍,以高中数学导数应用、圆锥曲线和不等式证明为题材,以高考试题的解答进行诠释,归纳出破解高考压轴题的解题方法.本书既可以作为高中学生的学习辅导书,特别是解题秘籍中压轴题的破解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绝招,也可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精选了近年国内外数学奥林匹克中的几何试题,并将其分为有关直线形的试题和有关圆的试题两部分,通过对真题的实践训练,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提高参赛者的实战能力。本书适用于参加初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手及教练员,也适用于平面几何爱好者。
本书的编写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低起点,高目标。每讲内容以高考中、高档题和联赛一试试题为起点,逐步过渡到联赛二试、CMO、集训队和IMO级水平的赛题,由易到难,“浅”入“深”出,注意基础与提高相结合,以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学习的需要。2.内容全,选材新。书中的例题、习题来自外高考和各级数学竞赛,也有部分选自论文或自己改编、亲拟的新题。它们覆盖了竞赛中所需的绝大多数内容,以期让讯者对竞赛内容的进展轨迹和发展趋性、新颖性;即使是典型问题,也尽量给出独到的或新的解法,让读者领悟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体验创新的无究魅力。对例题的解析,重在启迪思维、点拨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竞赛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数学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视野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数学竞赛活动,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让他们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学改革,本书将高中数学竞赛的主要内容分成l8讲介绍给读者,通过这18讲,作者尽量把高中数学竞赛的一些重要知识和内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精选了一些国内外的经典赛题和作者自编的题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本有效的参考资料。
今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是在10月13日进行的。在各赛区初评的基础上,复评工作于11月1日至3日在长春进行,中国数学会和联赛组委会(吉林省数学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经过复评,确定了“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赛区一等奖名单”,31个赛区共有1313名同学获得赛区一等奖,确定“第29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营员名单”,有345名同学取得了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29届冬令营的资格。
在世界体育史上,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古希腊人关于灵活,力量与美的竞赛。它因古希腊的一个地名——“奥林匹克”而得名。数学奥林匹克,指的就是数学竞赛活动。数学竞赛是一项传统的智力竞赛项目,它对于激发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培养教学思维能力,选拔数学人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竞赛活动始于114年前的匈牙利,除战争等原因中断了7年之外,这个竞赛每年10月都要兴行,沿袭至今。1934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勤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从此,这一名称就正式出现了。到1959年,罗马尼亚数学物理学会向东欧等7国发出邀请,在布加勤斯特举办“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从而产生了每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封面上的图案是2008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第49届IMO会标,
本书在编写中遵循了以下一些原则: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孩子对数学的热爱;加强习题和例题的联系,便于消化所学;灵活总结解题方法,学生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本书每一节的内容分为巧点睛、巧指导、巧练习三部分,各部分都特色鲜明,有效实用。 巧点睛 以全新的视角了解小学数学竞赛及培优的命题趋势,让学生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时有更宽广的视野,更灵活的方法。 巧指导 该部分由作者根据一线教学经验精心挑选的5—7道例题及与之配套的做一做构成。例题分析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和解题技巧的指导。根据难易的程度,例题和习题分为基础点睛、更上层楼、勇夺冠军三个层级,读者可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学习。 巧练习 本部分练习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关注思维训练的梯度,着眼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