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留给历史、影响现在、启迪未来,它可以跨越时空、穿透教育、浸润心灵。在我国教育改革迈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社重新策划、重榜推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在内容的专业性、语言的精准性和生动性等方面精益求精,并以二维码链接多种免费数字出版资源,以期传承苏霍姆林斯基伟大的教育思想,启迪广大教育工作者走进大师的教育现场,与大师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对教育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为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新时代和谐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第五版)一书,适用于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学生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呈现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课程中的数学经验的生动和广博。对于该领域的教师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介绍了一种有组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用来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创造一种适宜于发展的数学课程。而且,《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的设计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和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等专业组织提出的课程指南和标准相一致。
作为身心整合疗法的经典之作,《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观点: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心理问题——生病起因于我们心灵的失衡。所以,种种病症不是敌人,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的朋友。作者无意否定正统医学的功用,而是希望读者能以崭新视角,发现被忽视的身体的本意,从中学到人生功课,实现全面圆满的健康。
本丛书的教育场景系列包括《学习分析》《教育机器人》《学习者画像》《自适应学习》《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游戏化学习》《智能时代的教师》《智能教育的风险》8个分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与挑战,旨在倡导教育界对新技术的积极吸收、大胆创新和审慎应用。
本丛书技术原理系列包括《机器学习》《类脑计算》《虚拟现实》《深度学习》《因果推断》《数据挖掘与教育》《复杂网络技术》《区块链技术》8个分册,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相关前沿技术,深入浅出地解读技术原理,特别关注智能技术在教育和学习领域的应用,旨在普及人工智能科学知识,阐释智能教育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助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
《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是一部选题新颖,颇有深度的学术著作。读后感到优点、特色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能与对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对传统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理论的研究结合,视野宽阔,宏观能力强。因此,不仅深刻体现出历代统治者德法兼施、刚柔相济、王霸结合的历史真实,而且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就是社会整合的软权力的社会本质。二、重点突出,理论性强,更能揭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该书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萌生与理论形态成熟,到大一统阶段的发展演变,到理论多元化的发展时期、经学化时期,直到近代的裂变时期,始终抓住理论思想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各个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张,揭示其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凝聚教育技术领域之集体智慧推出,一直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风向标。每一版都旨在高度综合与概要地反映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的动向与趋势,不仅为研究传播与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提供多元理论视角,也为教育技术的未来研究指引新方向。版和第二版都比较侧重于教育技术学领域内主要研究议题的文献综述,这些综述不仅非常有深度,而且也非常系统和全面。第三版和第四版继承和发扬了版和第二版的优点,但第三版和第四版每一章的篇幅变小,涵盖的主题增多,特别是囊括了许多新理论、新模型、新方法、新研究和新进展。第三版和第四版的作者队伍更为国际化。第四版中,中国学者任友群应邀撰写了序言。第四版相对于前面三个版本,变化,涵盖内容更多。在第四版中,手册的内容从教育传播与
《教师教学科研指南》立足教师教学科研的特点、面向教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对教师教学科研中的问题逐步展开探讨,详细讲解了怎样选题、怎样申报选题、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写作论文、怎样发表论文等内容。作者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对教师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在叙述的语言上,也注重使用教师的话语方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表情达意,贴近了教师的实际需求与阅读习惯。
中医是意象基础上的医学,意象对话心理学是研究意象的心理学。《意象对话心理学丛书:意象对话心理学与中医》把意象对话心理学的方法应用于中医研究,深入揭示了中医的原理,开拓了用新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途径,发现了一些新的心身医学的技术。对中医从业者有启发,对心理咨询师有贡献,对患者有切实有效的帮助。
在过去的一千年中,大学是欧洲专享一种基本形式、基本社会作用和功能都保持不变的机构。本套丛书将阐明大学如何且为什么能逐渐包括所有的知识,并遍布于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大学是如何形成欧洲共同智力传统的,以及大学是如何培养学术和职业精英的,这些精英的精神气质具有超越国界的特征。
本书是以“整理归纳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着重提供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以使读者打下将来深入研究的基础为宗旨”而编写的一本书。 全书以“教育基础论”和“教育实践论”为中心,配以适当的资料,深入浅出地阐述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换言之,本书是集中展现教育学的全貌于一卷之中,以便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各研究分支的相互关联而严整地构筑起来的教育学宝库。 它不仅是初习教育学的诸君的读物,也可供专业的教育学研究工作者、学校的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等等大凡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广泛阅读和利用。
经亨颐编著的《经亨颐集》共分五个部分。部分“论说”,是经亨颐投身教育界时发表于《教育周报》、《教育潮》、《浙江师范学校校友会志》、《教育丛刊》、《春晖》等刊物的文章,以及离开教育界后的著述。第二部分“演说”,是经亨颐在浙江省立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职时的演说辞。第三部分“文牍”,主要是经亨颐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时所写的公文。第四部分“颐渊诗集”,是经亨颐1927至1936年所写的诗,生前刊印成册,198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印。第五部分“日记”,是经亨颐仅留的日记,为浙江图书馆藏稿本,共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