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中重大的突破,往往都伴随着方法论的重大突破。方法对于学术研究十分重要,研究方法的训练对研究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面向研究生开设“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课程,共同探讨研究方法,并在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撰写本书。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国际眼光,把握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学术前沿,视野比较开阔;既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论述,具有的理论深度,又立足现实,力求从具体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具有可操作性;每讲针对一个问题,根据作者在研究中的体悟,从经验中提炼,形成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 本书可作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可供从事教育研究的研究人员、领导及管理人员参阅。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育类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教材。全书清晰阐述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理念,探讨如何精准掌握教学目标,并详细介绍多种评价工具及其应用实例,包括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口语评价、系列表现性评价等。另外,本书还呈现了教师安排学期教学评价的实例、教学评估结果通知的方式等,并提供了日本、澳洲、美国、英国等不同教学评估通知单的范例。
质的研究论文究竟是什么样子?质的研究者如何在“实地”开展工作?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及选择研究对象?根据什么来建立思维框架?如何进入研究现场并与研究对象建立和保持关系?在收集和分析材料时采取何种策略?如何得到研究结论?如何检验研究结果的质量?——以上种种都是质的研究的初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本书收录了四篇质的研究论文、一篇质的研究报告和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对完整的质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使读者看到这些研究者是如何从事质的研究的,他们如何讲述和构建自己的故事,具有何种不同的风格。这些论文和报告因研究主题和研究者的书写风格不一而呈现不同的样式和特色,但都洋溢着浓浓的人间情怀,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作者对教育、人生与社会的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认。
《高等教育学》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旨趣,介绍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探讨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分析教师专业和专业发展、学生群体的学习过程,进而阐述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管理,力图有机整合高等教育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在教师职业生涯的长长旅途中,谁不曾有过困惑和忧伤?谁不曾有过徘徊、迷茫、焦虑甚至痛苦? 一线教师最感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它可能是一个问题学生的挑战、一次家长的刁难,也可能是人际关系的压力,或者是职业发展的迷茫。它可能是一个个细小的具体问题,也可能是教育者信仰和价值观的大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却很难得到切实的指导,哪怕是有人愿意倾听! 本书即是教育专家万玮老师对一线教师提出的各种困惑的集中回答。 多年来,许多一线教师纷纷给万玮老师来信、来电,或博客留言,或在万玮老师讲座时提出种种疑难问题。作者从中精选典型意义的36个问题,逐一进行解答。这些问题涉及教师成长、人际关系、班级管理等诸多方面。作者的答问并不限于提供教育技巧、解决具体问题,更重在启发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