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第2版)》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成为基础教育风向标,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日趋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学习方式。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 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①核心知识的再建构,②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③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④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 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项目化学习 的实施 》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
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活动不仅锻炼和培训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也会暴露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上的缺陷与不足,比如礼仪不到位、内容不具体、组织不恰当、说理重复、交流不充分、观点不深刻等,凸显参加讨论的学生认识不充分、准备不到位、策略与技巧欠缺等不足,将影响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的有效展开,遏制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的效果。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学实践,希望广大学生能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正视问题的存在并引以为戒,避免此类事情在自己身上再次发生,讲究策略与技巧以努力提高自己在未来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过程中的竞争能力。
本书主要基于当代国际教学设计理论家梅里尔最近几年研究与开发的“五星教学模式”本土化试验与改造创新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有效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设计方法,书中包括了:五星教学模式的开发程序与评估、解决两类问题的五星教学模式等内容。
18世纪认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尊重儿童过自己生活的权利并把生活探究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确立的“回归生活”的理念是顺应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的举措,这不仅不是轻视知识,反而是在孜孜追求知识学习的意义。它摒弃了诸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带有明显制度性格和把教育仅作为为虚幻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准备教育观”,代之以将教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有勇气也能能力直面自己生活的“生活教育观”。在此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本质的基本概括。 每一所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构建由“单学科探究活动”、“跨学科探究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构成的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的“课程连续体”,
《课程文化》一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首先梳理艾斯纳、施瓦布、阿普尔、古德莱德等美国著名学者的课程观,然后借鉴人类学方法将美国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归纳为“工作和生存训练”、“承接圣典”、“发展自我和精神”、“建构理解”、“思考民主主义”和“正视主导秩序”六种课程文化。第二部分依据一个统一的框架对六种课程文化进行探究,每章探究一种课程文化,主要内容包括:(1)该课程文化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课堂描述;(2)该课程文化基本观点综述;(3)该课程文化的历史沿革;(4)该课程文化关于学生、教师、内容、情境、规划和评价的假设;(5)该课程文化的实践困境和批评。第三部分反思课程文化概念框架的内在困难,并讨论如何在未来的理论探究和学校改革中应用这一概念框架。
本书是国际教师教育丛书之一,主要探讨社会变革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和教师工作的影响。描绘了处于肇始时期的、新兴的、经济上充满创造力的知识社会,当前知识经济中更加强大的全球化运动。核心部分以两个大型研究项目的调查发现为基础,旨在探讨中学的改进与变革。 在知识社会,经济成效取决于人们寻求摆脱危机之中、发现全新机遇并进行改革创新的能力。这是本书次在中国出现,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校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与本书主题是那么的相得益彰、恰如其分。上海、香港等城市是新兴知识社会的缩影——飞速发展的经济、国际性大都市以及世界的高新通讯。教师和学校都将摆脱控制严格、等级森严的陈旧考试模式,在教与学中接受并进一步促进知识社会的革新和创造。
不必用堆砌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每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培养出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 作为校长的李镇西视自己的老师如兄弟姐妹,在繁忙的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坚持记录和书写每一位教师的故事和闪光点。这些平凡、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