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 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以及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 4 1 课程实践手册》: 学校以每周4天学科课程和1天综合主题项目活动为架构,在确保用4天时间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教学的前提下,用1天的系列主题项目
本丛书的综合运用系列包括《智能图像处理》《协作学习中的群体感知》《群体智能》《知识图谱》《智能推理与决策》《智能搜索与优化》《数字足迹》7个分册,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在各类场景中的典型应用,尤其是智能技术在提升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中的前沿应用,旨在普及人工智能与智能教育的理论知识,引领读者思考和创新。
为满足广大中小学校开展包括跨学科教育、创客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的需求,本书编者组织全国各地的科技教育专家,对优秀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项目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和总结,将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动资源汇集成书。注重突出对科技教育资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本书为 十三五 重点图书,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 2020年)》的文件精神,汇集上海乃至全国近20年的科技教育发展和成果积累,顺应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的全方位融合带来的社会发展潮流,为更多的中小学校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 本稿定位于工具书,共收集了近400个活动项目,以条目式呈现。稿件分为理化、生物、环境保护、天文气象地理、模型、科技影像、跨学科活动、现代技术、创造发明等9篇,对这9个领域内的科技教育活动资源进行了精心整
小学数学作业怎么做才能既有效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浙江省特级教师刘善娜老师带领团队精心开发的探究性数学作业就是这样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数学作业。它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痛点,依据课标教材,适应教学进度,以大单元的理念和形式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巩固学习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同时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 负担。本丛书书是与学生作业对应的教师指导手册,包含单元教学要点、作业设计思路、点评思路和更多优秀示范作业,供老师们参考使用。
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全球进程深刻影响到教育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如此。近年来,教育史研究从新的角度,运用性别研究、识字史、社会理论和经济史等来分析教育,已经超越了学科边界。在开创性的《牛津世界教育史手册》中,约翰·L.鲁里和艾琳·H.田村汇集了不同的声音,创作出一部综合性、跨学科的历史,对教育中的殖民主义、改革、多样性和技术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 这部手册顾及了机构和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从中国古代的儒家教学和古希腊、古罗马的成人礼,到中世纪意大利大学的政治化,再到马提尼克岛的反殖民教育,及至其他内容。在36个章节中,作者们对非洲、中东、亚洲、太平洋、美洲和欧洲的教育是如何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演进的,以及此种变化如何影响学生、家庭和教育者的经历进行了思考。他们还对教育机构、学校教
《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精装版)(精)》是李吉林老师回顾、整理与反思三十年情境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新作品。《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精装版)(精)》以李老师与青年教师对话的生动形式,详尽阐述了情境教学提出的历史背景,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识字写字、阅读与作文等学习领域内情境教学具体如何开展等一系列青年教师关切且倍感兴趣的话题。对话叙述过程中,本书运用大量典型教学片段及12个相对完整而经典的情境教学案例,进一步具体地展示了“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的实践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