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采质化与量化的方法,透过对中国文学科过去三代课程的回顾,了解本课程的特征及影响其定位与发展的问题;并从课程反思的角度去探讨文学教学的本质、模式与取向、文学教材的选取与应用以及文学学习的评估与考试,而提出对中国文学科课程发展方向的建议,主张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结合文化教育和语言教育,采取“读者反应”和“对话交往”的教学取向,发展有效教学的模式,这些模式主要包括情意目标导向的文学教学、能力为本的文学教学、过程模式的文学教学和建构主义的文学教学;教材方面,除了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还应增加多元文化的文本,选取标准以富有道德内涵和情感素质的内容为主;而文学教学的目标是要建构学生对汉语审美特点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本国语言的语感,并丰富和更新学生的认知范式,优化和扩充学生的情感体
一位在中学讲台上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草根”教授,一部指导青年数学教师怎样立足三尺讲台的“真经”!有独立见解:既要教实,又要教活。无套话空论:不仅实在,而且管用。本书内容包括:概念课;定理公式法则课;习题课;复习课;作业设计;试卷讲评课等。
本书是“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系列之一的“语文教育观新建构”专册,具体包括了:语文教学的认识论与存在论、新语文教育的背景与它的新质、新语文教育与复归传统、表现本位的理性崛起、教育功能和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说课是一种没有学生参加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演示,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的展示。它可以较全面地衡量一个教师的业务素质,能较好地检查、考核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熟悉与理解程度;它能促使教师学理论、学业务,提高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理论水平,促进教师表达、写作、普通话、书写等多方面基本功的提高。重视搞好说课活动,对整个教学教研工作也有推动促进作用。因此,近几年来,说课活动已成为被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练兵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说课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每一门学科都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呈现出自身的学与教的特征和规律。丰富而多变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呼唤着数学教学心理的理论支撑和策略提供。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旨在阐释数学教学心理的由张兴华专著的《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便出版了。
本书是学科教育展望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共分11章,其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科教育目标、生物学课程与教材、生物学教育——目标、方法与模式、生物学学习及学习策略等等。未来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可能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科学素养;打破学科中心框架,课程教材多元化;教材编排实验领先,引导学生探索发展,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学习指导,注重STS教育;改革朝着变“学科学”为“做科学”和“理解科学”的方向发展。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在课程目标上更强调科学技能和态度养成;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更倾向综合性课程和学习领域;在课程实施上更加强调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理论性、针对性及实践的指导意义,可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阅。
TIMSS是有史以来、最全面、也是最严格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前后涉及50多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不仅考查了三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数学与科学成就,还通过问卷、访谈、文献、案例及录像带等研究工具进一步分析了参与国的教育背景情况,TIMSS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不仅为我们界定什么是“”的教育提供了参考,也为各国或地区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相互的借鉴的机会。TIMSS是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寻找是影响学生的数学与科学成就的主要因素,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本书在全面介绍TIMSS各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背景、教学课程、教师与教学、学校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学成就的各种因素。这种分析对于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与现状。看清我国的传统优势与不足,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有帮助的。TIMSS的一
《美国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与影响》主要讲述了,提高教师质量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教师专业化运动是世界众多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主导运动。由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全国委员会研发与实施的美国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师标准与认证体系。《美国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与影响》重点研究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全国委员会为教师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及其基于标准的认证,通过对该标准及其认证的开发、实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
傅种孙,祖籍江西高安,中国数学家和牧学教育家,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在数理哲学、数理逻辑、几阿基础和数学史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参与了中国数学会的创建及领导工作,积极倡导数学教学改革,培养了大批数学教育人才,对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书为他的数学教育文选。
本书是孙绍振先生数十年文本解读理论及细读范本的集大成之作,共分 “理论批判篇”与“经典文本解读篇”两部分。上篇在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前沿的学理基础上,以中西互补为原则,系统建构了中国当代语文教学的文本细读理论;下篇是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的分析文章,这些文章深入浅出,既在文学评论领域占有领先地位,也对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细读方法与文本赏析范本相结合,语文教师既能从中学到方法,提高赏读技巧,又能参照赏读范本学以致用,提高阅读教学设计及授课水平。
我们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和特色,参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为主体,从附中学生的需求出发,编写了这套高中数学教学讲义,暂供数学教学实验使用,然后补充修订以期完善。 这套高中数学教学讲义共有“一分册”和“二分册”两本书,其中“一分册”的内容为“代数”和“三角”,“二分册”的内容为“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向量”等。为方便使用,每一节教学内容配备练习题,每一章配备习题。
这是一本不寻常的历史教育著作,全书56个教学案例涉及31位教师和学生作者,并呈现出一幅视野广阔且色彩斑斓的历史教学新图景。在这幅图景中,找不到艰涩的理论,可是你会随处沐浴理论之光;看不到刻意雕琢的精彩,可是你会觉得书中的教学设计顺理成章。 本书无一处要与传统的历史教学做主观上的决裂,但它的确无一处与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和方法相提并论。把有人性的历史教育放在了位,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在这一基础上实现;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上都得到自然的释放,这便是本书力图追求和凸显的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写作教学应该从关注写作知识的系统性转变为关注学生写作学习需求的满足。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写作教学应当具备“规模小,容量少,主题明确,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等特征。本书从写作的情境化特征、非线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特征分析了建构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学习理论和课程教学理论等方面为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建构寻求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写作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微型化写作教学具有聚焦具体问题、满足具体需求的特点,其核心是对写作学情的关注。全书主体章节分别研究写作学情的探测与分析,微型化写作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开发,学习支架的设置以及微型化写作教学组织等内容。
鉴于听课、评课在校本教研及各级教研活动以及学校管理、教师考核、检查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为充分发挥听课、评课的功能,本书邀请了在省、市各级活动中有较高评课水平和对评课有研究的教师,收集了一些省、市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的评课案例。这些评析以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对教材的分析到位,对教法的剖析有理论深度,对老师们学习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参加各种考核有的指导作用,使数学教师读后有所领悟和启迪,使校本教研更加扎实有效。
《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是一本实用性著作,将解释研究实例(考试数据)、介绍统计学原理、方法与讲解计算机统计软件使用、解读输出结果相结合。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 以考试数据统计分析所关注的实际问题为主线。每一章的章名就是本章统计分析和解释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到第十五章的引言中还介绍了本章所关注的具体情景。 注重介绍考试数据统计分析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每一章都介绍了本章考试数据统计分析所涉及的统计学概念,所基于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使读者能够读懂计算机统计软件的输出结果。 强调考试数据统计分析的实际应用。研究实例均来自于教育领域,涉及考试结果、问卷调查以及教学实验等,对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解释都与实际教育考试或调查分析相联系。 注重介绍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考试数据进行统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