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林南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以“范式”为基本逻辑,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和思路,以哲学精神为导向,开放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功能,以政治哲学的视野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和本质,以认识论哲学为思维路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和方法论,以社会哲学、道德哲学剖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机理,以公共性为视域阐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努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有思维展开质询,尝试在时代境遇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创新,书写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自我认同。因此,本书可以视为作者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同仁发出的讨论邀请。
《目标引领:分层分类教作文 句子训练》这套丛书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参看多版本全国有影响的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各类作文要求进行了梳理、研究,站在小学语文的全局高度,制定小学语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看图写话、应用文和低年级写话的年级分层训练目标以及有层次的能力训练点。同时针对每一个能力训练点给出一篇示范性的教案,以供教师参考。《句子训练》就是该套丛书之一。《目标引领:分层分类教作文 句子训练》共六部分,内容包括:基本句式、句子的扩充(叠加)、句子的表情、句子的互换、在句中运用想象和推理、建立短语间的逻辑关系。
张心科编著的《语文课程论》共八章,分别论述了语文课程的八个基础理论问题。所论多数是热点问题,因为多年来围绕这些问题人们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是难点问题,因为细察当下就此问题而引发的众声喧哗,其实多数是在老调重弹。鉴此,本书在分析时,不求面面俱到,而只就每个问题的某几个侧面展开;当然,也不求片面地深刻(其实只要刻意追求深刻,往往也就深刻不起来),而是力争辩证;更不敢动辄“我以为”式地自说自话,而是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思路,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呈现这个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历代学者就此阐发的真知灼见,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地说几句自己想说的,哪怕只有几千字甚至只有几百字,总比不知晓历目前的观点、不比照他人的论述而洋洋洒洒地阐发几万字要让人心里觉得踏实。列宁在评
大道至简。语文教育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教育教学困惑多多,迷惘也多多。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探究语文教育教学“最简”“最佳”规律入手,解决目前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存在的种种困惑与迷惘。本书针对语文界的种种现状,从语文教育教学战略和战术的角度一一提出了对策和“至简”的密钥,视角尤为新颖和独到。本书凝聚了作者 34年来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通俗易懂,是广大语文教学同仁的好帮手。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为深化历史教育功能理解,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所进行的教学探索结晶。书中收录了本科生、历史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中学历史教师和教研员所撰写的40余篇实践感悟,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他们心中的历史教育魅力。他们的所思所想可以说是对历史教育终极问题的探索。虽然作者的身份不同,教学经验亦有多寡,但都述说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出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情感认同和理性思考,也反映了历史教育魅力的博大与多姿多彩。本书不是学者的宏篇巨论,而是历史教学体验者、参与者等草根主体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文字,虽高低曲调各不同,但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展现历史教育魅力的和谐交响曲。
本书是作者在近五年来研制语文课程标准和参加语文课程实验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认识与思考。对于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什么的探讨。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语文课程目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学习方式和语文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在理清这些具体的改革内容是如何从历次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演变、发展而来的基础上,阐释了改革的依据,提出了实际操作的建议。
《模块·学科案例教学论书系:数学案例教学论》一共七章。章围绕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展开,涉及了许多争论的话题,如既然提倡探究式学习,是否还要接受性学习。第二章关注具体数学内容的教学,比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分别讨论了代数、几何和概率概念的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等。第三章介绍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数学教学模式,比如有以前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青浦教学模式,现在的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等。第四章探讨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认识,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途径。第五章是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分两个部分讨论:是评价的过程,强调了教师的共同参与;第二是评价的核心,包括教师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问题解决的能力等方面。第六章涉及数学教育技术的问题,介绍了代数、几何以及概率统计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意义。另附了第
本书作者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将语文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社会文化历史坐标中,分析学校语文的教育现象,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学校语文教育的新的角度、观念和价值标准。本书通过对语文教育中知识形态的问题,语言与现实的问题,大众文化、文本教材、考试与语文教育实践的问题,语文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问题的文化研究层面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及其教育正在经历重大转折的历史时期,这样的思考对语文教育及其改革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社会道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本源看,自从人猿揖别,它就与人类社会进步相伴而行;人类产生的个道德规范就是约束两性的性行为,从群婚时代进化到普那路亚婚姻(伙婚制),再进化到一夫一妻制,如果没有朴素的道德教育、道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类便不可能远离动物界。可见,从人类产生起,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便是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起,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传播,便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工人阶级政党都把学习、应用、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员入党的条件之一。
《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指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辅之以经典的论文案例以及对每个案例的细致点评,从论文构思到论文选题,从资料搜集到拟定写作提纲,从动笔写论文到润色定稿,从如何投稿和投稿注意事项到投稿后与期刊社的交流与沟通,详细介绍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写作方法,从编辑的角度深刻审视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指导》对于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师步入论文写作的领域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教师科研论文写作的案头常备参考书籍。本书由裴栓保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