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班级管理》认为,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一是进行班级日常管理,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认同规则,“思想道德教育”的背后是让学生形成主流社会认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因此,最关键的是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不一样的班级管理》在分析当前学生价值观特点以及班主任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介绍了班主任如何运用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公正团体法、社会行动法、道德叙事法、情境陶冶法对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进行班级管理和建设。
《做的校长:中小学学校管理实务》以30余年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经验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学校领导治教的规律与方法策略,材料翔实,论述精辟,体系严整,尤其是综合运用了领导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新颖独特的角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当代中小学的治教管理经验,为学校领导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课程是学校重要的产品。有优质的课程,才有优质的教育。一所学校只有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能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本书是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课程建设的成果集锦,回答了一所学校如何建构课程体系、怎样建设各类课程,又如何跟随学生发展的需要使课程不断升级等问题。读者从书中也可了解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建设力如何在一所学校落地。本书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既可用于校长与教师培训,又可供相关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参考。
通过研究20名校长成功治校的案例,作者提炼出了高效能校长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素质,为一线教育管理们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与指导。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汇编》主要立足于本土的学校社会工作,选取了11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借此来分享在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在实务工作领域常遇到一些来自社会工作价值、理论与技巧上的问题。书中所有案例均来自中山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过去五年里,在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处理的案例。尽管这些是来自广州的经验,但我们相信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于其他城市或地区,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或高校教师与学生来说,同样具有借鉴的意义。
案例教学是近些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但是对于什么是案例、如何写案例、怎样用案例,不仅一线教师存在比较模糊的认识,甚至有些专家的认识也存在某些偏差。美术课标组专家陈卫和教授从丰富的新课程培训实践中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在和一线教师的广泛交流中发现了很好的案例,在他的指导下四位在教学上各有特点的教师把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特色案例整理了出来,分别成书,此书为其中之一。这些案例内容鲜活、文笔优美,并且具有原创性、真实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配合生动、贴切的图片,很有可读性。该丛书的出版不仅对于推动新课程美术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本书介绍了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在学校建设及改扩建方面的丰富经验,有几十个的案例作为佐证,这些实例及其体现的理念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先进性和启发性,无疑会对我国的规划师、建筑师有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本书中,作者Brubaker回顾了全美22个学校项目,论证了未来学校设计的趋势和特征,并列举了几十个的案例作为佐证,通过这些案例,旨在对我国的规划师、建筑师有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设计美观和富有特色的学校规划和建筑过程、计算机及其对学习和设计的影响、室内设计——色彩、灯光、空间、陈设和设备、教育结构改革对学校建筑的影响、学校规划——场地分析等等。
本书案例的特点:客观性——不以主观意识丽存在,案例是对某一特定事例或情景,做客观的书面描述或介绍;应用性——案例为学习者提供示范,可模仿、移植、使用;综合性一一案例反映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能够说明许多问题;研究性——案例提供学习者和研究者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近代中国饱受屈辱与压迫,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屡遭重创;然而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却在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乃至抗日救国等方面都成就卓著,泽被后世。在这令人赞叹的成就背后活跃着一批至今仍然令人耳熟能详的大学校长,如蔡元培、胡适、竺可桢、茅以升、严复……《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收录了50位有影响的中国近代大学校长,评述了他们的办学业绩、教育思想以及他们的品格特征。
首先是提纲关。提纲是一本书的骨架,决定着一本书的基本内容。提纲四易其稿,每一稿都有几万字。编写组多次向在北师大学习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征求意见,还专程到中山市与当期的校长们多次专题研讨,在对提纲多次修改并在校长们满意后,才开始正文的写作。 其次是正文关。初稿完成后,多次征求校长们的修改建议,并根据建议进行多次修改,前后总计六易其稿,许多章节与初稿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个别章节甚至是完全推倒重写。写作过程的艰辛,非亲身经历者很难体会。 最后是文字关。正文基本完成后,编写组邀请《中小学管理》杂志编辑部孙金鑫主任对于文字进行了深度加工,以使本书更加符合校长们的阅读习惯。书稿送交出版社后,出版社又组织专家对内容进行了修改,责任编辑又进一步对文字进行了加工。
本书所涉及的研究课题,主要针对当今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发展策略研究,以便准确界定艺术设计学科在高等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明确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指导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不同类型大学中的教育方针,并确立相应的学科定位与专业设置,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调整招生政策与课程体系,确立正确的就业导向,从而影响国家制定系统合理的艺术教育和产业政策。
在当前全球化、高科技的时代中,劳动力的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学生富有多样性,管理部门不断缩小……学校的管理和组织亟需变革。本书将社会变革的宏观背景和实践中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对学校变革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提供了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启发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以帮助教育改革者创建更多的学校。本书在国外教育领域极受欢迎,对中国的学校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更好地变革、发展具有可贵的借鉴意义,适合所有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关心教育发展的读者阅读。
《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实现系统领导的潜力》对校长、领导人和管理者、研究者、教师以及一切对改进教育具有强烈兴趣的人都是一本充满灵感刺激的读物。DavidHopkins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教育思想者,他在管理教育的时候检验自己的教育思想,又从自己的实践经历中吸取营养。因而,正如《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实现系统领导的潜力》显示的那样,他的一些研究结论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研究者和改革者而言,实在是提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引起争议的思考和强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