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身心整合疗法的经典之作,《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观点: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心理问题——生病起因于我们心灵的失衡。所以,种种病症不是敌人,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的朋友。作者无意否定正统医学的功用,而是希望读者能以崭新视角,发现被忽视的身体的本意,从中学到人生功课,实现全面圆满的健康。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学科,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是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与量化幸福指数,对幸福感概念、影响因素、心理机制、测评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编制了本土化、综合化的幸福感测评工具——《综合幸福问卷》(HHO),汇集作者系列幸福感专题研究,从不同侧面研究与探索“幸福是什么”的问题。积极心理学以关注幸福、解析幸福及提升幸福为己任,研究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操作性和可读性,可供心理学专业工作者阅读,同时也为普通读者提供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的知识、方法与途径。
《学校里的行为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部分介绍了成为反思型实践者的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模型(章)和行为主义取向的基础知识(第二章)。有了这些作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给读者一些可行的行为主义干预策略,包括:期待的目标行为的增加(第三章)、非期待行为的减少(第四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促进行为改变的策略(第五章)。《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视角与行动丛书·学校里的行为治疗: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后一部分将邀请读者,次从行为主义取向的框架体系“观察”一个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过程中的思考(第六章),然后将行为主义取向的框架体系实际运用到个案案例中去(第七章)。
认知科学被称为21世纪智力革命的前沿,它的创立标志着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对人类自身特有的心理活动、脑和心智关系以及人工的智能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认知科学概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作为认知科学核心组成部分的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的计算机模拟等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情况,阐述了各种认知过程的多方面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并将丰富的试验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促进了理论之间的比较和相关学科的交叉,使广大读者可以对认知科学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认知科学概论》适合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语言学等领域研究人员使用,同时可供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参考,也可以作为非专业读者了解认知科学的科普读物。
中医是意象基础上的医学,意象对话心理学是研究意象的心理学。《意象对话心理学丛书:意象对话心理学与中医》把意象对话心理学的方法应用于中医研究,深入揭示了中医的原理,开拓了用新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途径,发现了一些新的心身医学的技术。对中医从业者有启发,对心理咨询师有贡献,对患者有切实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