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套装共16册)》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钦定,是得到统治者认可的 正统 史书,也就是 正史 二十四史 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的。本次出版的 二十四史 ,是精选各史书中的名篇佳作,加以精心翻译而成的。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军事专著。据史料记载,《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年吴国的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共分十三篇,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内容,堪称古代兵学理论的宝库和集大成者,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 一语,先于著书之年,据《南齐书 王敬则传》: 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