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辞典重在实用,不贪大求全。共收条目1619条。有关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文字、训诂、诗词曲律、修辞、文体、重要的语文著作、重要的语文学家等内容,大体上都包括在内,可供中学语文教师、大专院校文科师生以及自学古代汉语的同志参考使用。二、本辞典条目按内容分为十一个大类排列。一类之中再根据条目之间的意义关系以类相聚,依次排列。形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分成两个条目列在不同的类。如“变文”既是修辞方式之一,又是一种文体,就作为两个条目分列在修辞类和文体类。“声类”既是反切上字的分类,又是韵书名,也作为两个条目分列在音韵类和重要的语文著作类。三、本辞典释义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说明条目所含的意义,二是列举条目所含的内容。遇有不同的说法时,略加论述,以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了解。四、本辞
《汉语联绵词词典》是一部汉语联绵词中型词典,共收录古汉语联绵词6000条左右。本词典的词目及书证均采自清末以前成书的各类典籍。全书按词目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作者在前言中深入浅出地讲了联绵词的研究概况、如何判定联绵词和联绵词的声韵关系,论述十分到位。词典既继承了以往此类词典的优点,又克服《辞通》《联绵字典》等的不足,难能可贵的是每条注明字的古音和中古音,以显示联绵词的语音属性,这是联绵词的本质属性。
《汉语联绵词词典》是一部汉语联绵词中型词典,共收录古汉语联绵词6000条左右。本词典的词目及书证均采自清末以前成书的各类典籍。全书按词目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作者在前言中深入浅出地讲了联绵词的研究概况、如何判定联绵词和联绵词的声韵关系,论述十分到位。词典既继承了以往此类词典的优点,又克服《辞通》《联绵字典》等的不足,难能可贵的是每条注明字的古音和中古音,以显示联绵词的语音属性,这是联绵词的本质属性。
陈望道先生提出的“修辞”,实际上使用的就是“修”、“辞”二字的本义,准确精妙之至。修辞,简而言之就是运用各种方式修饰言语、修饰文句,使之达到更好甚至最好的表达效果。文学艺术作品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修辞必不可少。《新编学生实用修辞赏析辞典》收录了4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大量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色和作用,并补充了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共计80多个类型。同时,全书附录了易混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分类高考真题选编。内容充实、饱满,十分符合初高中及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
本书是一种新类型的字典,共收《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列汉字7000个,每个字都列出现代的读音和意义。然后分析每个字的字形,一般追溯到小篆,有的还溯及甲骨文和金文。从字形分析入手,说明字形和字义、字音的联系,说明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举出例证说明古今字义的传承和用法的重要变化。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谚语大辞典》为专收古今谚语的大型工具书,共收古今谚语达15000余条,是同类词典中规模最大的。作者在大量的古今图书中收集资料,收录对象包括古代农书、史籍、诸子、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元曲剧本、明清杂剧、明清小说、近现代大量文艺作品,所收的谚语包括古代天时、气候、农作、礼仪、读书、交友、饮食、政治、军事、文化等等方面,内容翔实,例证丰满。《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谚语大辞典》的编写,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02BYYO17)的成果--“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为基础,以汉语语汇学的理论为指导,与同类辞书相比较,在收词立目、释义体例等方面多有创新。《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谚语大辞典》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本书在常见、经典古文、古诗词共1000万字的语料库的基础上,精心遴选了约3500个常用字和6000余条复音词,所立义项和所用书证90%出自该语料库,使本词典在常用、实用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常见古汉语文献阅读时的查检需求。大学、中学师生也可以使用该辞书。本书另外两个特色是:1.所有字词均标注词性(成语除外),以免读者因词性的误解而造成词义理解的偏差;2. 选配了近400幅颇具欣赏价值并对字词起诠释作用的精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