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的迷惑》是一套适合3~6岁儿童阅读的性教育图书,共分两册,分别是《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从哪里来》,迷迷糊糊是书中的主人公,他迷惑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迷惑自己是从哪里来,他和很多小朋友一样,有很多很多对自己的迷惑,有很多很多的疑问,这套书从一个儿童的视角出发以生动的图画和文字,解答了儿童最为关心的生命的来源问题;解答了儿童对自己性别的疑惑。
“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的故事,其本意是汲取别人的优点,与他人同做善事。后来它的语意有了引申和发展,指的是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和帮助他人。 有时候,一个发自仁慈与爱的小小善行,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杜兴东编著的这本《青少年品质培养课(善良)》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收录古今中外各种爱人者、助人者的善良事迹,培养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所需的善良品质。给迷途者指路,向落难者伸出援助之手,真心祝贺他的成功,真诚鼓励失意的朋友,等等,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给别人带去力量,给自己带来付出的快乐和良心的安宁。
“论说文和抒情文一样,都来自生活,都是作者心灵的自鸣。生活中有情有理,即使是从来没进过课堂的人,天天也在抒情说理,现在要做的练习是,如何把这种能力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上来……我觉得学写论说文和学习数学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设下定理程式,一步一步推进,由简及繁,由浅入深。” ——王鼎钧 本书从一个国文老师的作文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层层推进,给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建立是非论断的骨架 —— 为论断找到有力的证据—— 配合启发思想的小故事、的话、诗句,必要的时候使用描写、比喻,偶尔用反问和感叹的语气等 —— 使议论文写作有章可循,不啻为研习者的路标。而书中丰富的事例,也是台湾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