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精品,是中国文学的一部杰作。戏剧的主题是年轻的书生张珙和已故的崔相国十九岁的女儿莺莺的恋爱故事。全剧分为五本(幕)二十折(场)。本写张生和莺莺在寺中一见钟情。第二本写贼兵围困填充院,张生解围,崔夫人允将女儿莺莺许配张生为妻,后又自食其言。第三本写一对情人相思绵绵。第四本折写情人幽会;第二折写崔夫人要张生进京考试,之后方许完婚;第三折写情人离别,张生赴京参加会试;第四折以情人梦中相会作结。第五本写夫妻团圆。简单说来《西厢记》写爱情和家庭荣誉的矛盾,结果是张生会试,既赢得了荣誉,又赢得了爱情。
随着文艺复兴思潮在欧洲的传播,十四行诗于16世纪初叶传入英国,并很快成为当时的诗体之一,使伊丽沙白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十四行诗人。不过在伊丽莎白时代的所有十四行诗中,艺术成就、人文思想最浓、流传最为广泛的无疑是锡德尼的《爱星者与星》、斯宾塞的《小爱神》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它们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上流行的三大十四行组诗”。
玛丽·雪莱(1797-1851),英国小说家,也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因其1818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弗兰肯斯坦(中英双语珍藏本)》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着犯罪心理频繁出没于藏尸间,尝试用不同尸体的各个部分拼凑成一个巨大人体,当这具怪物终于获得生命睁开眼睛时,弗兰肯斯坦被他的狰狞面目吓得弃他而逃,怪物却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这个被称为活跳尸的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并拥有众多为之痴进的读者和观众。
英语诗歌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文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英语诗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习英语诗歌除了需要具备的语言功底外,还需要掌握一些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文体特点。只有了解和把握了英语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写作风格,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英诗。《英语诗歌导读》是一部英语诗歌学习入门教材,旨在帮助初学者认识诗歌、理解诗歌、鉴赏诗歌。它将领你进入诗歌的意境,领略英诗的风采,获得美的享受。 本书的编写体例是以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为主线,以英语诗歌为范例,理论知识和阅读实践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全书共分为五章。章介绍英语诗歌的语言特征,包括诗歌语言的涵义、修辞语言、意象、象征和典故。第二章介绍英语诗歌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