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针对饭店业者、饭店工作者,以及已达到日语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全书根据接待场景分为“住宿登记”、“客房介绍”、“外币兑换 ”等十个单元,每个单元自成一个体系,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目的自行安排学习内容。 此书中的会话、词汇皆有英文,双语对照。此外本书配有CD ,纯正的日语发音能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运用能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学习效果。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商务日语专业:商务日语函电(第2版)》内容包括商务文书的格式、商务函件的构成和书写格式、书写商务函件的注意事项、传真的格式、商务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格式、社外邮件中就职相关邮件的写法和例文、社外邮件——离职、就任邮件、社外邮件——拜访客户后、收到宴请后的致谢类邮件、建立业务关系、要求建立业务关系函件及回复、要求建立业务关系函件(有介绍者)及回复等。
《科技日语翻译与写作/新世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商务日语专业》从内容上兼顾翻译与写作两大板块,共18课,可在36学时之内完成。每一课对科技日语中的词汇、语法等表现方式进行解说,采用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加以归纳、总结,并辅以简单例句作为说明。内容通俗易懂,学习者可以快速掌握科技日语文章的翻译和写作技巧。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练习题使学习者充分理解词汇和语法知识在科技日语文章中的特点,提高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翻译和写作能力。练习题目形式多样,例如:日译汉、汉译日、添加标点符号、修改病句、改写文章、看图作文、体验科技小实验等,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外语经贸应用文系列教材:日语经贸应用文》作者郭德玉,1967年7月1日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外语学院副院长。1985年9月~1989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1989年9月~1992年3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语言专业研究生;1991年2月~8月日本成城大学留学;1992年4月至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1992年4月至今《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编辑;1997年4月~1998年3月日本东京经济大学讲学;2003年4月~2004年3月日本阪南大学讲学;2005年7月~2006年7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主任;2006年7月~2010年4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助理;2008年4月~9月日本福山大学讲学;2010年4月至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已发表有关日语研究的论文、译著、教材、编著、辞典等共计一百余万字。近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
在天津北方网耗时四年之久,录制播出书法节目——《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三百六十五集。虽无字词之美,终是甘苦自知。蒙同人不弃,揄扬过甚,私心时有不安。近复有广大书友函电迭催,敦促《每日一字》早日问梓,以得习书之便。如此爱书之切,求学之诚,岂可令人漠然待之?然则内里之艰辛与我心中之彷徨又恐非诸友所知也。 兹因《每日一字》(楷、行、草计一千零九十五字)乃四年之间分期录成,故字形之大小、墨色之浓淡、纸张之精粗、点画之轻重皆有差异。若草率拼集成书,则毫无章法可言;更有网站某主持人丢失三百余字,无奈只得补书,复为谋求与网上所播出字形相似,只可自仿自书,以致补书近半,自是哭笑不得。
《商务日语核心系列教材:实用商务日语函电教程》是为商务日语或日语专业的在校本科或专科学生,以及从事对日商贸活动和在日资企业工作的日语学习者而编写的专业教材。全书分“基础篇”和“应用篇”两大篇章,共6章33课,编入了大量的函电范例和练习题。本教程专业性较强,学习完本教程,可以书写各类商务文书和函电文稿,并从中习得商务日语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日本的商务习惯。此外,“社交与礼仪文书”章节,简明系统地介绍了日语敬语的表达与使用,这无论是对商务函电文稿起草,还是商务洽谈以及日常与日本人之间的沟通,都有积极作用。
日本人是非常重视礼仪的民族,在日本客户来公司洽谈的时候,如何才能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呢?需要以殷切诚恳的态度,娴熟流利地使用敬语。接待客户看似轻松,其实处处充满学问。过度或错误地使用敬语,不仅会有失庄重,亦会在无形之中对个人及公司形象造成损害。本书通过实际的场景会话帮助您掌握成功的“待客之道”,让您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留住客户的心。
本书内容涵盖科技日语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三部分。本书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全面地掌握科技日语翻译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同时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者在科技日语翻译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本书可作为开设此类专业课程院校的指导性教材使用,并且也是具有日语水平的科技工作者和其他科技日语自修者的书。
《软件工程师日语在《标准日本语》(初级)的基础上,列举了大量工作实例,可使技术人员尽早接触软件开发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各种日文文档、资料,并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使技术人员迅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需要用到的最基本的单词及语法,并能够独立阅读、书写日文文档。此外,《软件工程师日语还收录了一些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以及有关中日文化差异的文章,相信这些文章将对技术人员今后从事对日软件开发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