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是我们专为母语为法语的汉语学习者编写的初级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的编写目的是通过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与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逐步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分为课本和教师用书,并分别配有录音CD,既适合学习者自学也可用于课堂教学。本共14课,围绕几个外国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及他们与中国朋友和教师的友情而展开一些风趣的故事,并结合日常生活,介绍与汉语表达和理解有关的习俗文化。本书前6课在集中学习语音的同时,通过掌握简易的口语会话让学习者先接触多种基本句式;后8课则是语言结构教学的循环,逐个介绍并练习主要句型,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初步掌握汉语基本句型。针对母语为法语的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新实用汉语课
《对外汉语教材·语汇与文化》是专意为外国留学生编写的学习汉语熟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系列教材.首批推出三种:《成语教程》《惯用语教程》和《俗语教程》。这套教材的突出特点是: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具有足够的操作性。意在使外国留学生对于汉语熟语有一个较为基础的了解;同时,通过熟语学习,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 本书较适用于HSK6级及以上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这些学生已掌握汉语的基础语法和2500个左右的词汇,且学习汉语在一年半或两年以上。我们的目的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之掌握和学会使用中国的一些常用熟语.从而提高其汉语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汉语句子的信息结构研究》在信息结构的统一框架下,通过细致的语料分析和合理的理论建构,探讨了汉语句子信息结构中的一些重要范畴,比较深入地考察了汉语句子的信息结构及其对句法的影响。书稿从普通语言学及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将信息结构的共性研究和个性研究结合起来,深化了对于汉语句法的认识。语料丰富,分析有理据,行文规范流畅。该书对于汉语的“语用、句法”接口研究具有的开拓意义,同时对汉语的类型学研究有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语言的信息处理研究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口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单位也都单独开设以提高学习者口头交际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口语课。尽管口语课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大家对口语教学的特点也早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存在初级阶段精读化,中高级阶段泛读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编写一套不但能体现教学法理念、能提供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引导教师采用符合口语教学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口语教材。《体验汉语口语教程》采用以任务为中心的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体现“在使用汉语中学习汉语”的体验式教学理念,并吸取各教学法之长,特别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优势。该教材设计以意义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和贴近真实生活的任务练习来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交际性。’每课都按照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任务前的准备
《新概念汉语(教师用书1)》旨在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授课时所需要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过程、方法建议,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帮助教师组织理想的汉语课堂教学。本书主要为教师提供了以下素材:1.学习课文时可以提出的问题;2.学习生词时可选择的词语搭配;3.语法点的解释、例句和练习;4.课本练习的答案;5.课本的录音文本。本书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建议。这些教学过程和方法试图体现外外语教学、汉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新世纪的外语教材、教师用书的教学理念、编写方法,以及编者自己和同事的教学经验。本书由崔永华主编。
《说汉语谈文化(下)(第2版)》第二版分为上、下两册,可供每周4学时,每学期18~20周的课堂教学使用一年;若每周8学时,则可用一学期。若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少于4学时,可将第三部分的阅读篇章安排学生自学。《说汉语谈文化(下)(第2版)》也可供希望学习汉语并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朋友自己阅读、学习。每册最后还附有每课部分的词语和语法练习答案,可供参考。
商务汉语系列教材是国家汉办规划教材,将用于各国家的孔子学院。本教材以对华商务活动为背景、以交际功能为纲,组织语言项目并重在口语会话。《商务汉语入门——日常交际篇》针对已经掌握一点简单汉语的学习者,训练基本商务信息交流的语言交际技能。本教材适用于完全没有或只具有一点汉语基础的工商界人士以及其他希望学习一些基础商务汉语的人。本教材采用印刷文本和多媒体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者和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材料进行学习和教学。
HSK词汇突破6级(第2版)根据2015版HSK词汇大纲进行了相应的增补、删减等修订,并增加了扩展词、附录等版块,全面反映新大纲的词汇要求。此手册包括词汇、拼音、词性、英语注释、搭配、扩展词、附录等部分,小巧精致,内容丰富,可以作为HSK的备考口袋书,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和自学使用。
本书作者经认真选择,从浩瀚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摘取了100首流传广泛、引用频率高、有时代特色、难度适当的代表性作品,逐字逐句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并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作者和分析全诗。因此,本书可帮助学习中文的外国朋友更好地理解中国古诗,大幅度提高中文水平,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和精髓;亦可帮助中国读者在学习中文古诗的同时学习英语,帮助在涉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担任对外接待任务的工作人员提高用英语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能力。由于本书的中文解释较为深入详细,相信只读中文的朋友亦会从中有所收获。应该指出,古诗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小部分,其他诸如文、词、曲、赋等形式的文学作品本书未予收录,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予以介绍。本书诗歌排列顺序按作者生卒年先后,每首诗的介绍包括以下部分:作者生平(中、
本书可以说是有四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以说英语、日语等四种觉见语种的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有较宽的覆盖面,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洋腔洋调”各方面的特点;其次,用现代语言音学的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了实验分析,能够对“洋腔洋调”现象作出较科学的描写说明;第三,对实验分析成果进行了统计归纳,能够找到“洋腔洋调”中一些有规律性的因素,并从这些有规律性的因素中寻找出各个语音层次的难点,提出教学对策,既有专供教师参考的教学建议,也有专为学生自学用的各种练习,有较强的实用性。
音步的概念源于对诗歌节奏的研究。节奏指某种现象的交替重复,而音步即诗歌节奏的重复单位。诗歌节奏主要指音节的轻重交替,因此常见的音步包含一个重拍(S)、一个轻拍(W)。在生成音系学里,音步也用来分析词重音。前人的研究多强调分类,认为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步,而节奏也可以基于不同的音节特征进行分析,如音节长短的交替、音节轻重的交替、声调的交替等。我们分析英语、汉语中各种可以出现和不能出现的诗歌节奏,发现它们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音步来解释。不过,这个音步是轻重的WS还是重轻的SW不容易确定。我们进一步分析各种语言中可以出现和不能出现的词重音类型,发现用一个统一的音步来解释也是可行的,而重轻步SW比轻重步WS更为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