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历年考试的真题,编者组编了10套全真模拟试卷,每套试卷包括:音乐常识10题;基本乐理10题;听力15题;视唱10题。考生通过答题可了解音乐基础知识考试的实考过程
《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随着民乐普及推广的热情日渐高涨,学习琵琶的人数在不断增多,由此延展对新技术、新理念、新作品的思考,对演奏中技术技法的分类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是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提高艺术鉴赏力、丰富文化生活成效显著。以循序渐进和专业引领,为不同层次的习乐者创建学习、交流暨才艺展示的平台是本教材编写的动因。希望通过统一教材和规范学习以及不同阶段的技术能力测评,激发习乐者的学习热情,使其感受艺术的愉悦之境。考级教材是考级活动的推荐,也是规范训练的依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习,是习乐者应予遵循的原则。2023年版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全三册),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由浅入深的原则编订,在参照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更新内容,以琵琶艺术当代表达的审美意象,结合其他考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本套系列图书共包含三册——《久别的人》、《那些词儿》和《音乐里的文章事》。《久别的人》讲述了张藜的人生经历,其间穿插了他的创作歌词的背景、故事、体会和心得,同时也选录了他人对张藜的评论文章。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立体和全面地呈现了张藜一生在生活、创作等各方面的历程。《那些词儿》是张藜的作品文库,该书按照题材分类结集而成,全面收录了张藜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音乐里的文章事》是张藜歌词创作的理论文集,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填补了当前歌词创作理论出版的空白。人生传记、作品文库和歌词理论文集,三本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浑然一体。
早期以琴言情叙事,总和歌唱相伴,称之为琴歌,后来才有只弹不唱的琴曲。数千年来我国朝代更迭,战乱频起,而琴歌与琴曲却能延绵不断,世代流传。琴歌歌词屡见于典籍。
本书有超过50首精选吉他弹唱曲目,按照原曲原调原版编配。按照原曲,您也可以弹奏的和CD唱片中的每一音符一模一样,原汁原味不打任何折扣。10首欢迎的流行歌曲改编而成的Fingerstyle指弹演奏曲,配有1张VCD,由卢家宏老师自演奏示范每一个动作,可以更好地指导初学者指弹的您更快进步。本书推荐听的指弹的曲目:卡农,说爱你,二十二,遇见,追,晴天,寂寞的季节,野百合也有春天,而我知道,爱一直闪亮,The Moment。
吴蓓著的《中国舞蹈编导形象语言研究》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材之一,共分为六章。靠前章,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第三章,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第四章,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第五章,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第六章,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该书从中国舞蹈编导的形象语言介入,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舞剧《原野》《半生缘》《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等有名舞蹈段落的编排手法以及技法的研究,将舞蹈创作领域中含糊其辞的观念清晰化,以期为中国舞编导的舞蹈创作与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这是陈漪链老师为初学钢琴的人编纂的一套曲集。陈漪链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她的教学理念是,必须从启蒙开始就注重对学生三方面的培养:,兴趣;第二,能力;第三,音乐感觉为。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能使孩子自学地、高高兴兴地学习;能力能提高学习效率;而音乐感觉则是表现音乐和享受音乐时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三方面的因素,整个学琴过程就会良性循环。 《快乐钢琴视奏》系列曲集共有5册,按不同风格、地区及历史时期的文献来划分,包括《走进巴洛克》、《倾听古典》、《浪漫之旅》、《近现代百花园》、《俄罗斯小品》。选编、出版此套曲集,目的是让学琴的人从一开始就能多多阅读有价值的音乐文献,培养良好的审美和品位。 本册《走进巴洛克》选曲均为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之作,如作曲家巴赫、亨德尔的作品等,选曲简单短
美国阿尔弗莱德出版公司出版的“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指导”系列是一套按音乐艺术标准编辑的版本。 “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指导”系列的篇首均有文字介绍,涵盖了作曲家的生平、演奏方式(连断奏方法、乐句划分)、装饰音奏法、踏板运用、速度控制,以及相关推荐读物等丰富的资料。侧重点各不相同,阐述简明扼要。曲谱中的演奏提示和不同版本的比较诠释采用灰版印刷,以区别于作曲家的原作 本系列图书对钢琴学习者正确掌握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具有指导作用,是钢琴学习者的工具书,是音乐专业师生和爱乐者的理想教材。
中俄两国相邻向往,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交流历史悠久,鉴于哈尔滨在地域和历史上的特殊优势,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2009年主办了“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陶亚兵编著的《中俄音乐交流史事回顾与当代反思》上篇以谈话录的形式尽量将学者的发言原貌呈示,目的是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中俄音乐交流史事中所蕴含的人性和动态,弥补历史文献和量化调查的不足。下篇汇集了56篇与会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按照论域相关性和学科相邻性原则将论文分为6个专题。
《民国音乐史年谱》中,记述了1912年~1949年这段时间内和音乐有关的各类大事,无论是作家、表演家和各种音乐活动的有关历史背景事实,都可以得到可靠的线索。通读全篇,可以了解民国时期音乐发展的脉络。 在编写体例上考虑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本书是断代史年谱,时限为公元1912年元月至1949年9月(民国元年至民国三十八年九月),在此时段的音乐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大事尽量搜罗,收录其中。二、既然是民国时期音乐史,即以民国年号顺序排列,又标明公元年份,再注中国传统阴历。三、所立条目不论巨细,均以说明民国音乐发展线索为选择标准,更以有助于了解该时期的活动脉络为依据。所记史事,一般只作客观记录,不加评论。四、本书所列大事,涉及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家生卒、音乐社团活动、音乐报刊、音乐书谱出版等。五
斯克里亚宾于1872年1月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也是一位钢琴家,可惜因肺疾早逝,父亲常年在国外服役,因此斯克里亚宾从小由奶奶和姑妈抚养大。少年时代斯克里亚宾在兹伐尔钢琴学校学习,在那里他遇见了日后与他比肩的另一位俄国音乐界巨人拉赫玛尼诺夫。这对少年同学相识时,斯克里亚宾十三岁,拉赫十二岁。钢琴学校的兹伐尔老师本人很富裕,他不收学费但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在这本文集中,选录了作者从1978年到2003年发表的稿34篇,篇幅适宜又比较重要的大多辑录在这里了。其中有一篇合作稿,也是由作者执笔的。 这34篇中的篇《从事中国音乐史学的心态自述》,可以作为这里自序的补充,主旨都是坦述作者从事中国音乐史学的心态、对于当前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现状的方法,以及史学常写常新,因此需要不断回顾与反思的。 其余33篇笼统地可分为5组: 组共8篇,内容是中国音乐史方面。 第2组共4篇,内容是中国乐律学方面。 第3组共7篇,内容是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研究方面。 第4组共6篇,内容是史学方法和音乐史学教育方面。 第5组共8篇,内容是评论,涉及的音乐学家有王光祈、杨荫浏、黄翔鹏三位。
本书从壮族丰富、多种、多样的民间歌曲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特点突出的曲目,定名《壮族民歌100首》,列入“壮学丛书”系列,为研究壮族音乐艺术提供基础资料。 本书所选的民歌,属民间原创与原唱,用壮语南北方言土语演唱,保存原生态歌唱特色。 本书文本写定的曲谱与唱词,从录音中记谱、定音、定调号;汉译唱词配对:保存原唱语体三、四、五、六、七言节拍,按汉语语法译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