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历年考试的真题,编者组编了10套全真模拟试卷,每套试卷包括:音乐常识10题;基本乐理10题;听力15题;视唱10题。考生通过答题可了解音乐基础知识考试的实考过程
《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随着民乐普及推广的热情日渐高涨,学习琵琶的人数在不断增多,由此延展对新技术、新理念、新作品的思考,对演奏中技术技法的分类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是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提高艺术鉴赏力、丰富文化生活成效显著。以循序渐进和专业引领,为不同层次的习乐者创建学习、交流暨才艺展示的平台是本教材编写的动因。希望通过统一教材和规范学习以及不同阶段的技术能力测评,激发习乐者的学习热情,使其感受艺术的愉悦之境。考级教材是考级活动的推荐,也是规范训练的依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习,是习乐者应予遵循的原则。2023年版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全三册),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由浅入深的原则编订,在参照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更新内容,以琵琶艺术当代表达的审美意象,结合其他考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早期以琴言情叙事,总和歌唱相伴,称之为琴歌,后来才有只弹不唱的琴曲。数千年来我国朝代更迭,战乱频起,而琴歌与琴曲却能延绵不断,世代流传。琴歌歌词屡见于典籍。
本书致力于研究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转型期的艺术形态发展,在本质上还是立足于艺术史本体的研究。本书以现代主义艺术客体观念的流变和发展为主要的线索,通过考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客体观念在20世纪60、70年代,被新的艺术实践所瓦解与更新的历史现实,清理出一条影像艺术产生的艺术史自身的发展逻辑。
波帕尔的《大提琴简易练习曲15首》和《大提琴练习曲10首》独具特色。他的《大提琴高级练习曲40首》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音域宽广,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很有创意。 波帕尔的作品有无穷的艺术生命力,直至今天他的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音乐院校中仍为教学保留曲目,在音乐会上也是经常演出的精品。 大卫·波帕尔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屹立在大提琴艺术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被誉为“大提琴之王”。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师,浪漫风格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浪漫风格推进到塑造人物、描绘性格的新境界,使大提琴演奏艺术进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阶段。
本书作者章华英女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学博士研究生,本书系统介绍了古琴的历史、传世名曲、古琴制作及名琴鉴赏、古琴记谱法与打谱、古琴流派及古琴艺术在海外的传播等。
当为《音乐学概论》交出一份长达五万字的文稿时,却着实让编者为难了。比较其他各章节,这部分显得过于庞大,需得删减些篇幅。蒙耀华先生器重,看出这份文稿的基础是可以大大发挥的,也看出了笔者的言犹未尽、欲罢不能。于是,他又约我将此文稿“增肥”成一份书稿,放在他主持的《中国传统音乐学》系列丛书中。我却再一次犯了糊涂,写成了这样一本《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可耀华先生的计划是以全面整理中国的传统学术为重点的,当然应该顾全大局。于是抽出中国部分,调整了叙述框架,更名为《中国传统律学》,加入到那套丛书中。 在写作这本书稿之初,原本的写作思路是要在东西方自古至今这样一个大时空中看乐律学的发展,通过文献对东西方的乐律学研究及发展作比较性的探讨,在展示人类认识音乐内在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
罗荣钜先生从事歌咏工作,至今已是古稀之年,仍能保持嗓音这样洪亮、浑厚,平时说话都见功力。只凭他的天赋条件不行,实在是他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的结果,是方法对头,又苦练到家,缺一不可。这些对我们搞声乐的无疑是很有教益的。 林俊卿大夫是一位医生,又是一位歌唱家。他把医学解剖和声乐发声结合起来,善于发挥声带的潜力,发出特有的咽音。其中用气和发音位置的要求,和我们戏曲用声运气的正确方法,有不少共同之处:同样要打开喉咙,提高发声的位置;深呼吸运丹田;背功力(后胸腔)直震后脑等运气发声,大致上是一样的。加上林大夫以医学临床的经验,使得运用声带发音的时候,声带受到保护,这对我们戏曲声乐是有好处的。罗荣钜先生在总结自己实践的经验的同时,将给我们粤剧声乐工作很大裨益。
82份曲谱用心编织的一段光阴,r 每首曲谱录制2个视频:一个讲解一个示范,扫码观看;r 取消常规装订,实现全书免翻页,让演奏不再被打断;r 编配尊重原谱,根据原谱的和声走向编配;r 在传统的目录基础上,增加了自主研发的颜色目录;r 外包装采用ABS塑料盒,收纳的同事,提高本书的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