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历年考试的真题,编者组编了10套全真模拟试卷,每套试卷包括:音乐常识10题;基本乐理10题;听力15题;视唱10题。考生通过答题可了解音乐基础知识考试的实考过程
《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本书是一套用于民乐队日常排练及演出的系列丛书,分十册,包括:古筝、二胡、扬琴、竹笛、笙、三弦、柳琴、琵琶、阮和总谱。张念冰编著的《青少年民乐队训练速成:三弦》为其中一册,包含上编基础训练和下编重奏、合奏训练。上编主要针对三弦的各种演奏技法来分类,不针对性的文字讲解,还有相关的配套练习曲和演奏曲,以巩固各种技法的学习。下编以曲集为主,在学生有了的演奏基础后可以进行重奏与合奏的训练。
本书的450首微型练习,每首大多在16小节左右,有针对性地练习单一技术项目。读者在练习时,要充分利用每首练习所带有的反复记号,多次地反复练习。本书按基础训练、指法技巧、弓法技巧和其他练习为序,分为四章,每一章又按具体的训练项目分成若干个单元。
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考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关在考试中胜出的书。 作者们集多年出任本专业招生考试主考老师之经验,结合近些年中央音乐学院本专业考试的考题,并根据考题答案,全面、系统、地给予分析、指导;归纳考生在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权威性的本专业标准、清晰明了的思路、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本专业考试的内容、程序、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书实属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考生参加考试难得的指导书,极具实用价值。 本书的作者虽然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书中的举例也是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本专业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但音乐是共同的。这同样适用于考生报考其他音乐院校的学习、理解、掌握,它具有普遍意义。 对考生来说,无论是报考中央音乐学院,还是报考其他音乐学院,你只要读过本书,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文经》阐明人文演化机制,揭示“文化、文象、文脉”三位一体的华学文明体系。《文经》阐明的人文演化机制,具有与西方“文化哲学”明显不同的中国华学特色,是作者长期教学、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乐道》探讨中国古典音乐之道,揭示其侧重“以类相动”、“逝者如斯”之时间延绵特色。《乐道》阐明的中国古典音乐之道,具有与西方“音乐美学”明显不同的中国华学特色,也是作者长期教学、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作者于2009年10月30日~11月18日,应邀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第六届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讲座教授”,讲授《文经·乐道》。讲座之后,作者整理、修订讲稿成书。
《莫扎特两首小夜曲:弦乐小夜曲K525小夜曲a8K388》为奥伊伦堡CD+总谱的一册,收录了莫扎特两首小夜曲。奥伊伦堡的“CD+总谱”是聆听、阅读和理解音乐的全新途径。奥伊伦堡的“CD+总谱”系列收录了选自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作品中的乐队经典作品。50卷中的每一卷均包括印制精美的总谱、详细介绍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的前言,以及包含该作品完整录音的一张Naxos公司CD。
本书收录钱仁康先生1993-2003年间——即先生八十至九十高龄——撰著的音乐论文五十余篇,编为《钱仁康音乐文集(上、下册的续编)》。
《日本电影大师们(2)》是根据佐藤忠男多年在各种报刊和杂志等发表过的,关于日本电影评论和对采访资料所做的梳理。《日本电影大师们(2)》主要涉及成濑巳喜男、山中贞雄、山本嘉次郎、四郎、木村庄十二、吉村公三郎、久松静儿、龟井文夫、山本萨夫、岛耕二、今井正、黑泽明、木下惠介、川岛雄三等几位日本电影大师。
视唱是视唱练耳学科两大主要学习内容之一,视唱学习是通过歌唱唱名,来达到构建各种音乐感知能力的目的。作为音乐艺术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视唱练耳与该领域的所有学科一样,在教学中始终渗透着音乐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本教材适合视唱学科的教学要求,在技术性与音乐性这两个方面应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
《钢琴基础教材系列:音阶和弦与琶音(大符头版)》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八度音阶、两个八度音阶(同向)、两个八度音阶(反向)、三度音阶、六度音阶、主和弦(三个音)、主和弦(四个音)、主和弦短琶音(三个音)、主和弦短琶音(四个音)、主和弦长琶音、属七和弦琶音、减七和弦琶音等。
这是部系统的、全方位的管乐实用教程大系,涵盖管乐团十一个声部及合奏训练。其后相继推出的合奏、重奏编创曲集,将丰富合奏、重奏各种类型的演奏曲目。编者的写作思想是:融合当代国际管乐教学理念,从我国管乐教学的实际出发,怎么教就怎么写,一般不作理论的辨析与论述。突出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文字叙述和练习谱例力求简明准确,不留盲点。配以声像教学资料,使这套书达到可自学的教学效果。 本书采用了课本式的写作模式,把需要同步进行的《基础练习》、《练习曲》、旋律性较强的《乐曲》、《重奏曲》和精要的《课后作业》等,科学有序地安排在每一课的内容里,犹如一套完整的“营养配餐”,加之三套不同阶段适用的《每日练习》。我们为学生演奏技能和音乐能力提高的各个阶段提供了必要的、相对系统的、全面均衡的训练材料。从
过去的东西,总是那么美好,但是当你沉浸于过去的时候,“现在”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下一个过去……于是,我们似乎总是在过去之中。怀旧也就成为了最为时尚的东西,挥之不去。有一种怀旧——叫做老歌。 本书是一本经典老歌的弹唱集,精选了八九十年代歌手的代表曲目上百首。这些歌曲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真挚,配器简洁,将带给你一种似曾相识、却又不同一般的感觉,也回让你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写作、编配技巧。
《赋格的艺术》在巴赫逝世时处于未完成状态——最后一首赋格未十分完整写出。这部作品总是被蒙上神秘色彩,并且引起许多疑难问题。 《赋格的艺术》包括14首赋格曲,是按复杂性的增长而排列的羽管键琴作品,4首卡农曲就像14首赋格曲那样建立在同样的铭言性的主题上,也同样按复杂性的增长排列,形成整首作品的结束部。这种结构在目前的版本中得到了恢复。演奏家们注意到,在巴赫的手迹中,赋格1和3是并列在一起的,如同赋格8和11。 《赋格的艺术》是马赫生命的最后一年为雕版家而准备的,这部作品于1751年作曲家去世约12个月后出版,并在1752年再版。
《大提琴经典名曲集1》共有27个曲子,包括:“梦幻曲”、“咏叹调”、“快板”、“浪漫曲”、“柔板”和“回旋曲”等。外名曲集已出版了不少,有不少版本选曲适当曲目丰富,但我国书店都很难找到。青年出版社同志给了我这个机会,要我根据纪要来编一本名曲集。我是一个演奏者,同时也是一个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教育和演奏的纪要尽我目前的能力来编写了这个集子。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同行和同学家长的支持、关心及指导,以期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