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与葡萄酒的历史,与人类的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葡萄栽培学走人类在不断探索葡萄的未知世界过程中诞生的,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本教材是在总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栽培学课程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础上编著的。介绍了葡萄的起源、种类和品种,以及葡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理生化等,内容涵盖了从葡萄产业的合理布局、苗木繁育、葡萄园的建立以及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到葡萄采收等葡萄栽培的各个环节,科学、系统地介绍了葡萄栽培学近年来外的研究成果。 本教材可作为葡萄栽培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用教材,可供葡萄种植者作为栽培手册使用,也可供与葡萄栽培相关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作者参考。
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饲草生产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内容包括绪论,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态学基础知识,牧草与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饲草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田间试验技术,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禾谷类饲料作物,豆类饲料作物,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作物,叶菜类饲料作物,水生饲料作物,牧草混播技术,青贮饲料及其调制,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粗饲料加工调制,饲草生产计划的制定,草地经营。采用翔实的资料及文字与丰富的图表相结合的手段,可读性强,为饲草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亦可作为从事动物科学与草业科学研究及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与参考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版、2007年出版第2版以来,多次重印,被农业院校广泛采用与好评。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编委会24所农业院校的58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们充分考虑到病原分类地位的变更、病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病害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植物病理学发展出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每章后又增加了思考题,补增了相关的重要图片和近期文献,以期尽量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林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5章内容压缩为14章,同时将其中第三章的杂粮病害变更为玉米病害,充分考虑了当今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地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第二版)》的编写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多年教学改革的经验,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消毒与;免疫防治理论;免疫诊断;生物制品及其应用;微生物的其他应用等七个项目。每个项目下有一个“项目指南”,描述了该项目在生产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重点与难点等,然后分别从“认知与解读”“操作与体验”“拓展与提升”三个方面阐述相关知识与技能、最后是便于大家复习测试的“复习与思考”。教材的最后在原教材彩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彩图,并配有一张光盘,是教材内容的授课课件(61个)和一个图片库。 《动物微
本书由7所高校从事种子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吸收外种子加工与贮藏科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知识,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种子加工与贮藏教学和科研积累的基础上,专为我国农林院校种子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全书共分14章,包括绪论、种子的物理特性、种子清选精选分级原理和技术、种子干燥的原理和方法、种子处理、种子包装、种子加工流程与设备、种子贮藏生理、种子仓库及其设备、种子贮藏期间的变化、种子贮藏期间的管理、种子贮藏期间的仓虫与鼠类控制、种子贮藏的应用技术、主要作物种子贮藏技术。全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新颖实用,注重理论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教材既可作为种子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种子工作者提高种子加工与贮藏理论和技术水平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