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屿战全书1941——1945》全景式描绘了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岛屿作战史。作者以岛屿攻防立论,两栖战、地面战、海战、空战由此展开,时间、空间脉络分明,战略意图、战场态势清晰,详列各方部队、将帅、兵器、舰艇、军机,评判战术、战法,兼及岛屿地理、生态各方面。
《荆楚岁时记》,梁宗懔撰,隋杜公瞻注。 该书宗懔正文以岁时为序,记录中国古代荆楚地区时俗风物故事,共38条,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杜公瞻注文则侧重考据,引用经典俗传计68部80余条,说明某一风俗的源流承绪,偶尔也记载北方的节令时俗。《荆楚岁时记》的记述虽然简略,但涵盖甚广,饶富趣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民俗史料,影响深远,对于今日治社会史与民俗学者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荆楚岁时记》辑校本以明刻《广汉魏丛书》本为底本,参考明陈继儒《广秘笈》本等十种刊本以及三十四种引录书籍加以辑校,将底本的三38条正文增补至七77条,又将宗懔存诗及历代有关著录、序跋、题识等一并收入。辑校者又根据史料及作者研究考证成果撰成《宗懔传略》《 版本考》两篇文章,且将重要风俗、事物、人物、地名等词条制成索引
《荆楚岁时记》,梁宗懔撰,隋杜公瞻注。 该书宗懔正文以岁时为序,记录中国古代荆楚地区时俗风物故事,共38条,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杜公瞻注文则侧重考据,引用经典俗传计68部80余条,说明某一风俗的源流承绪,偶尔也记载北方的节令时俗。《荆楚岁时记》的记述虽然简略,但涵盖甚广,饶富趣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民俗史料,影响深远,对于今日治社会史与民俗学者均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荆楚岁时记》辑校本以明刻《广汉魏丛书》本为底本,参考明陈继儒《广秘笈》本等十种刊本以及三十四种引录书籍加以辑校,将底本的三38条正文增补至七77条,又将宗懔存诗及历代有关著录、序跋、题识等一并收入。辑校者又根据史料及作者研究考证成果撰成《宗懔传略》《 版本考》两篇文章,且将重要风俗、事物、人物、地名等词条制成索引
本书介绍了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赞美,以及与之相反的种种传闻,和由此引发的欧洲18世纪流行的“中国热”。中国的汉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曾经影响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而中国的《易经》则引起莱布尼兹的浓厚兴趣。欧洲人关于汉字与中国文明的长久论争,最终
《旧粤百态》内容简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的时期,也是反清民主革命积极开展的时期,《旧粤百态》选取这一时期广州出版的《时事画报》和《赏奇画报》中有关广东内容的250余张“新闻画”,分作“官场做派”、“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大众文化”、“新旧交汇”、“民间习俗”、“江湖沉滓”和“工商广告”8个部分,这些新闻画描绘了清政府覆亡前夕中国社会的变局,展现了20世纪最初几年广东地区大致的社会风貌。广东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