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夏汉字典》出版后,我即计划修订出版《简明夏汉字典》,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2008年增订本出版后,我决心要出版《简明夏汉字典》,几经周折,于2010年在区党委、人民政府及我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给我配了助手,使我有信心来实现13年前的心愿。 本字典是在增订本的基础上去繁从简。所谓 繁 ,只是删去重复的例句。例如有的词条相同内容的,原选3条,今只选1条,减少篇幅,降低成本。版本由豪华精装变为普通精装,由大16开本变为普通16开本,而词条内容不减少,还增加3个新宇词条。
本书至今仍是普遍使用的英文版梵文词典,并且还是研究和学习印欧语重要的工具书。威廉斯从1851年起,间断地从事编纂这部词典的工作,而从1858年起,全力投入这项工作。1872年完成词典编纂,出版版。此后他继续从事增订工作,直至1899年完成增订版,收词量达18万个。 本词典的一大特点为,威廉斯依据自己的比较语言学学养,注重印欧各种语言间的同源性。因此,这部《梵英词典》的副标题是 特别参照同源的印欧语言作出词源学和文献学的编排 。本词典词条部分共1333页。
本书共收楷书单字60370个,具有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 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形体,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 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反切,标注了上古韵部; 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适当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本书是《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缩印本,对审读者发现的第二版在形、音、义、例方面的讹误做了必要的更正,采用上下卷的形式,将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调整到正文之前,查检使用更为方便快捷。
《汉语大词典》(全23册)是目前规模zui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共收四十万五千余条目,约五千三百三十万字,插图二千二百五十余幅。 《汉语大词典》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荣获第?届国家图书奖。本书前十三卷(包括《附录 索引》一卷)编纂历时十八年,先后有一千余位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此项工作。从198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卷,至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出版《附录 索引》卷,本书前十三卷面世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汉语和各专门学科的研究者、使用者在对其成绩充分肯定的前提下,也指出书中存在的若干不足。自2005年以来,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组织人员对《汉语大词典》前十三卷全书进行通读、整理并归纳学术界研究成果和读者意见,历经五年,编写了《汉语大词典订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们现将《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较大、音义完备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是新中国文化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该书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于1999年底正式启动,先后被列入 十五 、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被确定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第二版保留了首版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形体,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反切,标注了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适当收
本书是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辞源数据库为基础,爬梳中国近现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780多种文献(包括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科技刊物、专科词典等)汇编而成。主要收录1840年至1949年间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包括语词类、历史文化类、科学技术类词汇,总约43000余条。 本书以现代汉语通用词汇为正条,广泛收录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同义词、异形词作为副条,辅以简明释义,并提供翔实、精当的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语源书证,结合精确的时间界定,立体地呈现了汉语外来词形态、语义演变的过程。书后附录有 来华外国人名汉西对照表 西学东渐大事记 主要引用文献目录 等,为现代汉语的形成提供溯源资料,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研究提供指引和参考。 本书是阅读近现代史料文献的***工具书,也是近现代汉语外
《敦煌艺术大辞典》是由敦煌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担任主编的一部专科辞典。该辞典在我社1999年《敦煌大辞典》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内容主要依托百年敦煌学术的积累,以图文并茂的辞典形式对敦煌艺术作全面总结。全书收词2500条,内容包括石窟考古、各时代艺术·代表窟、彩塑、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说法图、经变画、佛教史迹画·瑞像图·菩萨画像、飞天画像·神道画像、供养画像、建筑画、生产生活画·山水画、图案、服饰、壁画技法、石窟保护、藏经洞遗画等20余个门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是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术语和保护实践,全面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总体反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就的专科辞典。全书共计320万字,66
中国社会学年鉴是国内社会学界*权威性与学术性的专业性年刊。下设 研究综述 论著题录 社会学界重大活动 社会学大事记 社会学界重大课题介绍 体制创新 等栏目内容。其中, 研究综述 均为社会学三十多个分支专业领域内的资深学者撰写,兼具学术性与前沿性,理论价值极高,充分展现出社会学一级学科理论建设蓬勃发展的全貌。论著题录和课题介绍栏目充分展现了学科年度内的研究成果。大事记、体制创新等栏目,充分展现了社会学这一学科领域内的学科建设及发展变化。
本辞海力求做到篇幅简短、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用途广泛,一部辞海在手,多部字典、词典均在掌握之中,以减轻使用字典、词典的人们的翻检之劳。 本辞海在编撰过程中,除吸收了同类词典的一些长处外,还适当选用了一些内容。《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科学性、知识性为世人所公认,是本书解字释词的主要住所,同义词的辨析得力于《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注明。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出版的部内容为完备地反映中国美术历史和现状的美术百科全书。它包括综类、建筑、石窟、雕塑、壁画、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篆刻、工艺美术、设计和民间美术各个门类,内容涉及数千年来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的观念更迭、思潮变化、社团派别、人物、作品、论著、技巧、工具、材料、收藏等等方面。编纂这部美术工具书的目的,既为专家们提供教学和研究的参考资料,更为广大读者输送一部走向中国艺术宝库简明和可靠的指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