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编纂忆往》分往事回忆、学术评论、编纂花絮三部分内容,主要由《汉语大词典》靠前版的回忆性文章组成,主编为原《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办公室主任,作者均为参加靠前版编纂的编写者或编辑,孙厚璞等回顾了《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靠前卷,1994年全书出齐。这在我国辞书编纂目前,是一个少见的盛举。它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汉语辞书编纂事业,起到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既收今词,又收古词,也收“不古不今”的语词,具有汉语词语的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供人查阅和参考。全书编写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所谓“源流并重”,是说每一条词语的解释都应尽可能依据历史原则,理清词义的来源和演变,发生和发展。在处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时,又以词汇意义为主。
歇后语是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类似于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类似于谜底。歇后语往往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常用歇后语辞典》即是一部汇集此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语言形式的中小型汉语工具书。n《常用歇后语辞典》是由语言专家、语汇学家温端政,带领其团队,从浩如烟海的歇后语语汇中精选常用歇后语语目3000余条编成。每一条目由注音、释义、例句等部分构成,体例严谨,内容充实。n《常用歇后语辞典》选用最常用的歇后语语目为主条,不立副条,收条容量大。为节省篇幅,本书不采用整条语目注音的办法,仅对语目中的异读字、僻字、易读错的字加注汉语拼音,注音一般括注于字、词解释中;释义和例句中需要注音的字,随文括注。n为了帮助读者更好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第3版)》属于“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本。《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第3版)》正文收汉语古今歇后语约8000条(含副条)。主条一般是歇后语的常见语汇形式。运用谐音的歇后语,语目用本字,释文里注出谐音字,引例按原来的写法,不予变动。副条用“也作”表示,基本上按引例时代先后排列在主条下面。副条限于首字相同的,首字不同的一律单独出条。语目一般不注音。语目里有较生僻的字、容易读错的字或有变读情况的字,用汉语拼音注音。语目中有谐音、双关的现象均予说明。解释歇后语的整体意义,一般在揭示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语义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说明后一部分的本义和别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歇后语有明显褒贬色彩的,予以说明。《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第3
古人治学,常常从阅读研究书目入手,此即世上之所以有目录学。目录学不过是为了让人们熟悉、掌握资料的线索,并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过去“小学”类的书分散著录干各种书目和史志,一般人搜集、使用颇为不便。清人谢启昆撰《小学考》,广为汇集时存及已佚诸书的有关资料,时人称便。但其书卷帙仍钜,所引材料多为截取,至有讹误衍夺者,对于现代的读者也有许多不便处了。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传统语言学辞典》,以期使读者一册在手,可以综览传统语言学的概略,又可以此作为进一步阅览、检寻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