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根据《汉语大字典》八卷本缩制而成。《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共计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全,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在字音方面,它对所收列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汉字源流字典》近150万字,它对构成汉字基础的所有偏旁部首及有构字能力的汉字,从源至流进行了全面解说,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常用汉字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哪些字有关联,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加强对汉字形的记忆和对字义的理解。 编者对汉字的解说,除了尽量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外,主要展示了编者多年研究汉字的结晶。编者深入把握汉字的构造规律,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依据,参之以文化传统、验之以民间习俗,对许多文字的本义都提出了更合乎实际和情理的解释。 本字典将把人们带入汉字辉煌而神秘的殿堂。可以说,本字典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好老师,是教师的好帮手,是汉字爱好者的好朋友,是汉字研究工作者的好参考。
崔恒异同志,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同学,解放初期,在复旦曾听过我讲授先秦史、考古学、商周史和甲骨学等课,一九五六年毕业,分配在安徽大学工作。时光流逝,一别数十寒暑,我从上海调朱北京,也已三十周年。本书所收字词,是以现在认识并知其用法的为主。本书词目以隶定字体笔划多少顺序排列,笔划相同的,则以该字的笔画的顺序排列。本书在字、词和合文的词目后,各标明甲骨文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