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王国 系列图书共4册,精选了近600幅绝美的手绘植物图,均来自17 20世纪世界权威博物学图谱和著作,如《柯蒂斯植物学杂志》、若姆 圣伊莱尔的《法国植物》、魏因曼的《药用植物图谱》等等,不仅展示了这些影响世界发展的植物的起源、演化和栽培史,还揭示了鲜为人知的植物生活史。各页均有关于每种植物的 词条 解说 插图 及 插图介绍 ,卷末还设有专栏 天地庭园巡游 ,介绍了25座围绕古今中外、真实与虚构的庭园,以探索人类与植物之间影响深远的关系。 《花之王国1:园艺植物》以园艺植物为主题,不仅展现了作为大自然最精致雕塑艺术的各类植物形态及其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通过丰富的民 间历史传说、植物的发现和栽培史,揭示了人类与植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宇宙·智慧·文明大起源》是一部比较全面地颠覆有关宇宙、人类、文明三大起源现行观点的新著。在建立宇宙、人类、文明大起源的基础上,重新解释和解读了若干小起源。《宇宙·智慧·文明大起源》观点新颖,语言通俗,论理深邃,是一部难得的综合多学科“大视角”巨著。
本书是詹姆斯?格雷克所著的第三本书,他将视线投向了技术以及因技术而迅速质变的社会和人类心理。技术依赖于科学,至今衡量技术功能的大多数指标仍有赖科学的界定,但技术一经发端就另有一种来自人类社会的动力—对效率的追求。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度技术化和商业化,这种对效率、对速度的追求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至于日常时间不再满足于以秒为基本单位。人类从远古的图腾崇拜走到了今天的效率崇拜,快速给人们带来了进步和迅捷,也带来了无数欲速则不达的尴尬后果。技术这趟仍在不断加速的高速列车,究竟快能有多快呢?
《自然书》是科学散文集,也是自然伦理散文集或生态散文集,文学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俱高,风格卓立,自成一家。《自然书》中40篇美文以细致的体察思考、广远的艺术想象、生动的拟人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地球的色彩、空气的蔚蓝、晨雾的流动、四时的运行、万物的繁衍、天地的旋律、时空的跨越……题材涉及植物、动物、气象、生态、科学史和伦理学等,将科学、自然、文学水乳交融,独树一帜。以形神和谐、启智启美的美学原则,以散文的灵动笔触,对无语的大自然所思所感而流淌于笔端的文字,如月光般皎洁幽玄,真切感人。这里有作者对自然精神和科学美的探求,也有对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的忧患。自然无语人有语,将生命、生存和艺术的坐标移到风、雨、雷、电、太阳、地球、大海、礁石、树木、小草……思其所思,乐其所乐,忧其所忧,怒其所
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蟾蜍浓缩了数亿年生物进化史的过程,它虽然容颜丑陋,但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蕴意。本书介绍了蟾蜍的基本特征、行为习性以及它们的繁殖、孵化、成长过程、防御优势、食物选择和物种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还引入了蟾蜍的民间文化和有趣传说,科学性和趣味性共存。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将带你到奇妙的数学世界里遨游一番,领略那些被尘封已久的数学宝藏,采撷那些精妙的数学思想,探索深远的数学领域,在数学的世界里挖掘宝物、收获思想。《精彩的数学奇观/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介绍了上百个经典的数学游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青少年介绍了奇妙的数学世界,使读者在数学游戏中增长知识、领略数学的奥秘、感受精妙的数学思想。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虚构的斯宾塞·布莱克医生的简传,讲述了他如何走上行医救人的道路,如何一步步偏离医学常规,转而通过解剖、嫁接生物活体探究神话动物构造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斯宾塞·布莱克的研究成果:神兽版《格氏解剖学》,收录有东方龙、天马、人鱼等11种神话生物的解剖图。所有绘图,均依据神话动物原型,参照现实中的生物体结构,遵从解剖学原理绘制。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以水产养殖鱼、虾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其他水产动物,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保持版的框架基本不变,即绪论和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方法、渔用配合饲料原料、渔用配合饲料添加剂、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渔用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和投饲技术8章沿用了版的主要内容,又增加了水产动物繁殖期的营养和营养与水产动物的健康两章新内容,共10章。同时,强化了营养素的代谢原理、水产养殖动物能量学、营养免疫学、分子营养学、营养研究新方法等新内容,以适应本学科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
《众神的卫星:中国禁区》是讲1980年代,两名幸运的德国人成为第一批获准进入了中国此前未向西方人开放的考古禁止区域。他们是当时还刚刚在考古学界崭露头角的后的哈特维希豪斯多夫和彼得克拉萨。谁也没有想到,此次禁地之旅成了他们一生中最要的一段经历:他们的所见所闻在整个西方影起了轰动!凭借真实的照片和难以置信的一手消息,他们通过现场图片和文字报道,向西方读者提供了大量充满震撼力的考古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传说中的西安金字塔的发现和印证(见豪斯多夫的代表作《白色金字塔:外星人在东亚的隐秘踪迹》,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本书全面公布了两位作者深入秘境之后进行的大量田野调查与对国内有关部门及专家的独家授权采访,发现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的大地上,有着令人兴奋的上古外星文明遗迹。他们认为,
说老实话,都江堰枢纽在景观方面并没有多少独特。如果没有那道安澜索桥和二王庙、伏龙观的话,真还有点枯燥乏味。但是,只要想到那是世界上现存的两千多年前创建的老水利工程,却又不全是老古董,而正在欢蹦乱跳地创造效益,便会产生探索它那科学文化内涵的渴望。都江堰的文化内涵,像是一片原始森林。初看,它很平常,也就是些高高矮矮的树,一层连着一层;可是再往里走,清、奇、幽、趣,令人目不遐接。都江堰就是这样,又平常,又神秘。以那片森林里探寻,无异在探寻中华本土的哲学与科学。那是道地的中国式工程,是土生土长的华夏学术孕育出的花和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