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科学巴别塔》黑白两种封面随机发货,以实物为准】 本套书讲述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交流与碰撞。本套书根据原著内容,详细概况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与管理机构、综合性科学组织与期刊、大学与科学教育、科学与工业等,从历史、体制、组织和机构等角度描绘出世界各国科学的框架和全景;从数学与天文学、物理学、核能与航空航天、化学与化工、生物学、地理学与地质学、医学/生理学与心理学、农业/气象与环境保护等从不同的领域反应世界科学的不同侧面。方便读者梳理和理解世界各国科学史的脉络和全貌。
本套书讲述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交流与碰撞。本套书根据原著内容,详细概况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与管理机构、综合性科学组织与期刊、大学与科学教育、科学与工业等,从历史、体制、组织和机构等角度描绘出世界各国科学的框架和全景;从数学与天文学、物理学、核能与航空航天、化学与化工、生物学、地理学与地质学、医学/生理学与心理学、农业/气象与环境保护等从不同的领域反应世界科学的不同侧面。方便读者梳理和理解世界各国科学史的脉络和全貌。
《科学在中国(1550-1900)》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1550—1900年科技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17世纪初,欧洲人在钟表、杠杆和滑轮等重要机械制作上已经领先于中国了,但同时他们也在向中国人学习丝绸和瓷器的制作技术。基督教传教士对于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耶稣会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嫁接,还是新教徒影响下欧洲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都为后来晚清改革者和国共两党精英所一致倡导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乃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艾尔曼从中国人的自然史观和学科分类等角度论证说,中国人对科学从来不乏兴趣,这也正是传教士介绍的欧洲科学能够在明、清朝野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艾尔曼在《科学在中国(1550
如果猫和狗从世界上消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鸡一旦消失,就会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鸡是早被豢养的家禽,从医药发展、文学、美学到文化宗教研究都能看见其踪迹。鸡也是人类大的蛋白质来源,在养鸡场里它们是工程化的动物,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肉和蛋。教皇、非洲的巫师、中国哲学家和中东的神秘主义者都曾经称赞过鸡,它还是信使神,是性符号,是复活的象征,是邪恶的缩影,是万灵药……达尔文和巴斯德都曾利用鸡为现代科学做出了的贡献。鸡之于人,可不只是肉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