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网已经成为当今网络的必要部分,它为确保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在共享的Internet结构上的通信专用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这是一本实用的综合性VPN指南,介绍了各种技术组件、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配置和管理一个成功的VPN所需要的实践知识。本书既可作为VPN网络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实用指南,也可作为软硬件开发人员必需的背景资料,还可作为VPN教学的参考教材。
《无线接入网同步性能测试技术》在简要介绍相关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的技术标准,具体介绍适用的测试仪表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考核评价无线接入网的同步性能,系统阐述了具体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并分别介绍在实验室和现网环境下,针对2G、3G和4G基站子系统同步性能的测试用例,特别是结合有关的课题研究、设备检测、工程验收和网络运行维护实践,列举了大量的典型测试图表,结合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及阐述。 《无线接入网同步性能测试技术》适合从事无线接入网及相关设备研制开发、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可作为通信测试专业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的专业参考书。
本书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架构出发,构建了一个新的互联网四层概念模型,分析了互联网治理结构的形成原因,以及各利益相关方有效行使权力的范围;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了各种网络威胁及其具体攻击机制;并以美国《保护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为例,用四层概念模型分析了美国网络治理公共政策的利弊得失。本书部分观点和论断对于理解互联网治理架构,以及各行为主体在不同层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网络化作战、网络化企业将成为未来作战和技术领域的一种主宰形式。从网络角度研究技术、企业、战争的发展趋势与演化规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专著的主要特色有:(1)内容新。内容框架基于目前自然科学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复杂网络与军事科学前沿课题——体系对抗构设,非常新颖。(2)热点多。研究聚焦于体系网络拓扑结构、生成机理、运行机制与方法、破击原理等,多数都是目前军事与技术焦点问题。(3)基础实。军事与技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专著从作战体系的拓扑结构和体系对抗的演化动力学机制角度,运用建模仿真技术作为实验分析方法,对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性研究,选题原创特征突出、学术价值高,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有很重要的创新与突破。
HolgerZeltwanger所著的《现场总线CANopen设计与应用》讲述作为工业现场总线协议重要成员之一——CANopen协议的基本原理、规则以及相关背景,重点介绍CANopen协议的工作机制,力求向读者展现CANopen协议的概貌,使读者能够理解为何CANopen需要制定如此的工作流程。全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3章组成,主要介绍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CANopen协议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基本特性(CAN总线);第二部分由第4~5章组成,主要介绍CANopen的基本核心工作机制和CANopen主站设备的特点;第三部分由第6~8章组成,主要介绍CANopen应用中的设备子协议规范;第四部分由第9~10章组成,主要介绍CANopen协议的应用及调试的方法和工具。 《现场总线CANopen设计与应用》适合从事工业控制或工业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BGP路由协议排错指南》是对复杂的BGP网络进行排错的指南,详细讲解了在CiscoIOS、IOSXR和NX-OS等操作系统上进行BGP排错的相关知识。本书涵盖了在混合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环境中部署BGP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BGP对端变慢、RT约束过滤、BGP路由缺失、网络的扩展性和收敛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BGP路由协议排错指南》共分为15章,内容包括BGP基础、通用的排错方法、排查BGP对等体的问题、路由通告和BGP策略的排错、BGP收敛的排错、排查BGP引起的平台问题、BGP的扩展、BGP边界架构的排错、保障BGP的安全、MPLS三层VPN、MPLSL2VPN服务的BGP、服务提供商的IPv6BGP、VxLANBGPEVPN、BGP高可用性、BGP的增强特性等内容。《BGP路由协议排错指南》适合网络顾问、系统/支持工程师、网络运维人员以及备考CP/CCIE的学生阅读。
本书以网络编码的起源开篇,对网络编码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内容包括网络编码的基本概念、无损多播网络编码、会话间网络编码、有损网络中的网络编码、子图选择以及网络编码的安全性等。本书内容全面,示例丰富,深入浅出,是网络编码领域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对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ns-3是国际上一款主流的开源网络模拟器。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ns-3的软件架构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够降低ns-3的学习门槛,让读者更加流畅地阅读并理解源代码。《开源网络模拟器ns-3——架构与实践》的目标读者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工作中使用ns-3进行模拟实验的工程师们。
共分9章: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树及其算法、连通性、路径算法、匹配、行遍性问题、平面图、图的着色及网络流问题。其中包含较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与算例,每章末均附有较多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另外还附有少量涉及网络建模与计算的大型综合应用题。 《图论与网络最优化算法》是一本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教材,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自动控制、通信与计算机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的科研人员自学。
《移动Ad Hoc网络:自组织分组无线网络技术(第2版)》系统阐述移动Ad Hoc网络(即自组织分组无线网络)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移动Ad Hoc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特点及应用;移动Ad Hoc网络的MAC技术;移动Ad Hoc网络的网络层路由技术;移动Ad Hoc网络的IP地址管理与控制技术;移动Ad Hoc网络的QoS;移动Ad Hoc网络的安全。
Gephi 是一款网络分析领域的数据可视化处理软件,开发者对它寄予的希望是成为“数据可视化领域的Photoshop”。本书介绍了Gephi 的运行方式及操作方式,可以使读者获得应用Gephi 进行数据可视化的能力。本书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多配图(包括原理示意图、程序运行图、数据可视化图形),既是可视化工具Gephi 的操作手册,也是一本网络科学的入门手册。对数据分析、可视化感兴趣的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媒体研究者,以及希望进入数据可视化领域的程序员,都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来学习Gephi 的相关知识。
ns-3是国际上一款主流的开源网络模拟器。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ns-3的软件架构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够降低ns-3的学习门槛,让读者更加流畅地阅读并理解源代码。《开源网络模拟器ns-3——架构与实践》的目标读者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工作中使用ns-3进行模拟实验的工程师们。
本书系统地反映了网络空间作战的精髓、核心内容、基本原理、战略筹划、战术技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力量建设、体系结构、任务要求、过程描述、解决方案、研究现状和*新发展方向。其主要内容涉及网络空间的作战基础、美军作战战略和指挥与控制体系、作战武器、网络靶场规划及其建设、态势感知、进攻性作战、防御性作战、进攻源追踪、作战指挥与控制等方面。本书适用于业余爱好者自学,可作为高校学生选修课和专业培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学习网络安全、网络空间攻防、信息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网络安全、网络空间作战研究、教学、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科研人员、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与参考。
《CAN总线轻松入门与实践》以基于51单片机的CAN总线系统设计为讲解对象,在内容安排上兼顾理论与实践,循序渐进地将其呈现给读者。第1—3章主要讲述CAN总线底层协议规范、应用层协议以及CAN总线控制器和驱动器,为CAN总线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第4—9章重点讲解CAN总线系统硬件设计和程序设计,以帮助读者熟悉该系统的硬件资源,也是单片机学习者很好的学习范例;同时给出CAN总线自发收、两点通信、多点通信、CAN—RS232网桥、温控系统等综合实例,让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理解CAN总线的精髓。最后一章与读者分享作者的一些设计感悟,并对网友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与《CAN总线轻松入门与实践》相关的学习资料、电路原理图以及实验例程,可以在CAN总线学习小组和书友会http://group.ednchina.com/684/下载。 《CAN总线轻松入门与实践》适合CAN总线设计的初学者、提高
《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新概念教材·卓越工程师教育丛书·项目驱动:CAN-bus现场总线基础教程》既可作为独立教材,又可作为《项目驱动——单片机应用设计基础》的配套教材。采用项目驱动的形式,通过一个多节点CAN-bus通信网络的完整实现来展现CAN-bus各方面的知识。全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总线的概念.CAN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国际主流高层协议CANopen和DeviceNet,并在最后一章介绍CAN-bus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新概念教材·卓越工程师教育丛书·项目驱动:CAN-bus现场总线基础教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者通过《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新概念教材·卓越工程师教育丛书·项目驱动:CAN-bus现场总线基础教程》的学习,可深入了解CAN-bus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节点的设计方法。 《高等院校电类专业新概念教材·卓越工程师教育丛书·项目
《网络攻击追踪溯源》共计10章,以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网络攻击追踪溯源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以互联网为应用场景,对攻击追踪溯源及其防范技术进行了阐述。 第1章综述了网络及网络攻击基础,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攻击以及有关案例。第2章至第7章详细介绍了网络攻击追踪溯源相关内容,包括其概念、内涵、发展现状、技术原理、工具软件以及相应系统和案例分析。第8章至第10章介绍了追踪溯源防范技术,主要包括匿名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读者对象: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并从事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体系对抗复杂网络建模与仿真》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与多Agent的体系对抗建模仿真框架,研究并发现了体系网络度分布规律,分析、揭示了体系网络、指控网络的脆性,研究了体系对抗多Agent行为建模,提出了体系对抗仿真的原理、方法,并基于Netlogo复杂系统仿真平台实现了一个体系对抗仿真原型实验系统,验证了课题模型、理论、原理与方法,得到并发现了体系对抗的一些重要行为特性与规律。
《LTE融合发展之道——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规划与设计》基于作者对协议、规范的理解,结合LTE系列研究的相应成果,系统梳理了LTE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标准、策略、政策、方法等,对LTE的融合组网、规划与设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LTE融合发展之道——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规划与设计》适合从事LTE技术研究、网络规划设计、运行维护、测试验证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