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全书共分9章: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用途;第2章介绍了与无线电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直接相关的噪声,以及它的产生、来源、影响、表示方法和计算;第3章介绍了通信侦察和信号监测的对象;第4章讨论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和接收点的电平估测方法;第5章介绍了现代侦察接收机的基本体制——超外差式接收机,包括它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第6章介绍了各种侦察和监测接收机,以及接收机的数字化、软件化和虚拟化问题;第7章对接收机的几个重要指标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第8章讨论了侦察和监测的各种功能和通常的实现方法;第9章对侦察和监测功能中的测向和定位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讨论。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无线电通信的管理人员,从事无线电监测、通信侦察和通信
本书是一本关于Petri网的建模、验证与应用的的教学与研究参考书。全书分为5个部分共27章,首先讲解了Petri网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介绍了常量弧网、库所/变迁网和有色网的基本定义。作者接着讨论了如何应用Petri网来构造系统,并给出了各种建模的方法。书中介绍了对Petri网模型进行验证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基于状态空间的方法和模型检验、结构方法以及使用演绎和进程代数的一些高级方法;讲解了Petri网的确认和执行,其中不仅涉及到软件生命周期的相关内容,而且详细介绍了在复杂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如何使用Petri网进行建模和分析。最后,作者对Petri网的三个不同应用领域(柔性制造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和电信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的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并通过大量实例讲解了各种概念、方法与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
本书详细介绍SEGMENT ROUTING流量工程(以下简称为SR-TE)解决方案以及SDN控制器与SEGMENT ROUTING基础设施的集成,并提供了相关各种协议的教程。通过本书(本系列丛书第二卷),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SEGMENT ROUTING技术如何推动网络简化、扩展和自动化,如何结合SDN实现大规模流量工程,如何对业务进行监控和维护,提高网络可见性等。本书适合电信运营商、OTT、大中型企业、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广大IP网络从业人员以及在校本科高年级学生、硕士、博士等阅读与学习。
本书的主要内容围绕VoLTE业务流程展开,从传统移动通信网、IMS网络到VoLTE业务网络,从无线网、核心网的业务流程到VoLTE业务的全流程,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详细、全面地阐述了VoLTE业务的端到端信令流程和网络问题分析方法。全书共1 0章,可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5章,主要内容是VoLTE业务的基本原理、无线网络接口协议、核心网络接口协议和VoLTE业务流程分析;第 二部分为第6~1 0章,主要内容是VoLTE业务打得通、接得快、听得清、不掉话的问题分析思路以及现网实战应用。
佛罗赞编著的《数据通信与网络(英文版第5版)》延续了forouzan一贯的风格,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阐述了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本书自版引进以来,对网络课程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多所名校采用为教材。本书以因特网五层模型为框架,以形象直观的描述手法,详细地介绍了数据通信和网络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堪称数据通信和网络方面的经典著作。虽然本版仍由七个部分组成,但是作者对书中的内容做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调整了章节顺序,合并、挪动和新增了一些章节,删减了一些过时的主题。 与上一版相比,本版新增内容如下: 添加peer-to-peer(对等网)范例内容成为一个新的章节(第29章)。 服务质量cqos)内容已被加强并形的一章(第30章)。 扩展0章内容,包括前向纠错。 wimax作为无线接入网,已添加到6章。 涉及传输
本书从信息论的角度,首先介绍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层次架构,各部分的组成;详细介绍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软硬件建设、数据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管理机制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建设,以及建设思路。应用软件工程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成果评价等,尤其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了进一步提供实践依据,本书分别从集团型企业总部、基层企业等不同角度进行选材,介绍了四个企业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案例。 本书适合企业档案工作者、各级档案行政管理人员、从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业务的服务商、高校相专业师生,以及档案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学习。
《H3E实验手册》是一本全面讲解H3E(H3C认证网络工程师)教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实验技术的辅导教材。 《H3E实验手册》针对H3E考试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对典型拓扑环境中的H3C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各种配置、查看和监测操作进行了详细记录及讲解。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精通H3E认证考试所要求的相关实验技术和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及演示加深对官方教程的理解。 全书包括20章和两个录,涵盖了的H3E认证考试中所涉及的实验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访问H3C设备、Comware操作及管理、交换机基础和VLAN配置、配置STP、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链路聚合、TCP/IP报文分析、配置DNS、配置FTP/TFTP、配置DHCP、配置静态路由、配置RIP、配置OSPF、配置ACL、配置NAT、配置IPv6、配置HDLC
SIP是IETF提出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用于在IP网上建立、修改以及终止多媒体会话或呼叫。 本书是目前此类技术方面较为系统的专著。结合作者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经验,从SIP起源到SIP特征,从SIP基本结构到SIP应用,从SIP在固定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到移动领域中的应用,从SIP协议测试到SIP开发部署,从SIP产品现状到未来的展望,都进行了论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做到内容全面、叙述清楚,又注意一些的协议、规范及学术界、工业界研究进展,同时还非常注重实用性,对具体的SIP应用、开发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体系完整,内容大致根据协议分层结构、按照自底向上的顺序组织;全书理论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实例实用性
本书针对当前网络的突出问题(譬如带宽控制、服务、BT下载、聊天、认证计费、网络安全、异地互联和无线接入等),从网络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给出各种解决方案。书中全面、系统的介绍了Router OS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的各种应用。全书共十七章,内容包括Router OS安装、命令行介绍、NAT配置、路由原理和配置、交换机的VLAN划分和Trunk路由、PPPoE服务器架设和计费管理、VPN架设和用途、速率控制和QoS的实现、防火墙配置及应用、用户访问日志记录、多出口的冗余和负载均衡、无线网络的配置、用户的管理、多种协议介绍和应用(包括VRRP、EoIP、RIP、OSPF、ARP、NTP、SNMP)、带宽测试、网络监控和网络安全等。7章补充介绍了SolarWinds网管软件在大型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使复杂的网络管理变得一目了然,直观高效。
《TCP/IP 网络管理(第三版)》是一本架设与维护TCP/IP网络的完整指南,无论你是在职的系统管理员,还是需要访问Inter的家用系统用户,都可以从本书获得帮助。本书一开始先介绍了理论基础:协议是什么?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寻址与路由如何在网络上传送数据?如何建立网络连接? 除了基本的配置步骤之外,本书还讨论了高级路由协议(RIPv2、OSPF、BGP),以及实现这些协议的gated软件。对于各种重要的网络服务,如DNS,Apache,send,Samba,PPP和DHCP,本书都提供了配置范例,以及相关的软件包与工具的语法参考。 这次改版新增的内容包括:Samba,它示范如何在一个同时有UNIX和Windows的网络上继承两种平台的文件与打印共享服务:Apache,示范如何架设与维护网站。关于网络安全的主题也纳入了OpenSSH,stunnel,gpg,iptables与xid的访问控制机制。本书还
李发根、廖永建编著的《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签密的安全模型、方案设计和安全性证明。主要包括基于PKI的签密体制、基于身份的签密体制、无证书签密体制、具有特殊性质的签密体制、混合签密体制、异构签密体制几个方面内容。本书紧密围绕上述数字签密问题进行阐述,基本上覆盖了数字签密的研究内容,对数字签密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课题也进行了分析。 《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可供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密码学、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本书理论与实战相结合,以AliExpress 网站为基础,全面介绍大型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全球区域化部署技术、全球网络调度技术、性能优化,以及SRE 在AliExpress 的具体落地。涉及的内容有:领域建模、调度编排、就近服务、异地多活、全球容灾、数据一致性、用户迁移、性能优化、SRE 治理方案、飞虎队作战手册等。本书既适合软件开发人员、运维人员、架构师阅读,也适合有软件开发基础的在校大学生阅读。书中介绍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业务问题与不合格的数据质量期望指数直接相关。有缺陷的信息生产过程造成了阻碍关键业务目标成功实现的风险。通过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消除这些缺陷:从始至终控制信息、生产过程的质量,以确保在产生实际影响前,对缺陷做到早发现,并按次序修复。《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精)》分享了理解低劣数据质量影响的基本原则,并指导管理者和实践者以相同的方式交流、获得支持、规划和建立数据质量计划。《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给业务影响分析、数据质量指标定义、检查和监测、修复以及数据质量工具的使用提供了模板和流程。《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讨论的复杂难解问题,给实际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指南》特点包括:(1)阐明了如何制定和执行数据质量计划,从初步想法与表述到维护与持续性度量。 (2)研究了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当前通信系统最重要的调制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电力线通信等系统的主流国际标准,详细阐述了OFDM技术是如何应用到具体的通信系统设计中的。 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通信系统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在通信技术选择和系统设计上也趋于相似。本书的特色是结合作者参与多个系统标准研制的过程,总结不同系统设计的特色和演进趋势。通过本书的介绍,希望能够使读者对通信系统设计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并帮助从事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开拓视野,促进不同通信系统的演进和融合。
使用无线网络是一种获得解放的、自由的经历。但是在这种经历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协议,并且当数据不只限于在物理线路上传输时甚至会产生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怎样构造网络才能让移动用户活动自如?怎样扩展无线网络才能让它在任何需要的地方都可用?无线网络会产生哪些安全问题?怎样把无线网络调整到性能?怎样提供足够的容量来支持最初预期的用户?怎样处理因更多的用户接入网络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802.11无线网络指南》第二版讨论了上述所有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本书主要是为部署或维护无线网络的严谨的系统管理员或网络管理员编写的。书中广泛讨论了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使用wEP标准的安全问题,并讨论了动态WEP和802.1X、802.11i安全标准。由于对于任何严谨的网络管理员来说网络监控都是一项必需的工作,因此本书有专门的章节阐
DSP/BIOS是TI公司特别为其TMS320C6000TM,TMS320C5000TM和TMS320C28xTM系列DSP平台所设计开发的一个尺寸可裁剪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是TI公司的Code Composer StudioTM开发工具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书着重介绍了DSP/BIOS用户手册和DSP/BIOS设备驱动的开发与使用,共分12章和4个附录,具体内容包括DSP/BIOS概述、程序生成、监测、线程调度、存储器和低级函数、I/O概述和管道、流I/O和设备驱动; 设备驱动开发工具包(DDK)简介、DSP/BIOS设备驱动的结构和使用、使用DSP/BIOS设备驱动、GIO类驱动、微型驱动的开发步骤、IOM接口、PIO适配器、LIO模型到IOM模型的移植和GIO API的ASYNC扩展。 本书可供基于TI DSP的程序开发人员、系统设计工程师等参考,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参考书。
The TCP/IP Guide是TCP/IP领域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著作,书中对TCIP/IP协议的原理和实现做了全面的介绍,涉及因特网中使用的各种的协议和技术。本书是其中译本的第2卷,主要介绍TCP/IP应用层协议,共10部分39章,分别介绍了名字系统及TCP/IP名字注册和名字解析、网络文件和资源共享协议、主机配置与TCP/IP主机配置协议、TCP/IP网络管理框架和协议、TCP/IP应用层寻址和应用程序分类、TCP/IP通用文件传送协议、TCP/IP电子邮件系统、TCP/IP万维网和、其他文件和报文传送应用程序、交互式和管理性的实用程序及协议等。本书层次结构清晰,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来辅助文字表述,同时还辅以大量的“注解”、“要点”等,可读性极强。 本书内容丰富,易于理解,理论联系实践,是不可多得的TCP/IP方面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