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手稿本)》系梁思成领导的中国营造学社1937年底迁往昆明后所做的一份调查资料汇编,也是营造学社一次外出古建调查。时间跨度自1939年9月至1940年2月,人员为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它们共调查了四川和当时西康省31个市、县,从中筛选出重要古建筑、石刻及其他文物107项。由梁思成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图说"。现仅存梁思成四川部分图说手稿。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系梁思成手稿;第二部分系梁思成西南考察中的摄影照片,与手稿对应排列,图文互注。此前,梁思成西南考察手稿从未面世,其摄影作品也未放大刊印。此次曝光,对喜爱、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古代文化的朋友们,可谓意义重大。
《中国建筑设计年鉴2018》以记录中国建筑行业内优秀设计单位的典型作品为*原则,对*近一年涌现出的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项目、新的设计理念,甚至中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给出了非常直观、全面的诠释,它见证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反应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结构,记录了主流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甚至是设计价值。
本书共分三章,章介绍了上海市区的形成发展及抗战前后上海的城市建筑;第二章介绍了近代上海的各种类型的新型建筑;第三章介绍了中外的建筑设计机构及建筑师的活动。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填补了上海建筑史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史料性及学术价值,可供广大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及研究人员欣赏参考。
“老房子”老百姓都这样称呼祖祖辈辈居住的古老民居。它们确实老了,与现代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连它们的主人的后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卖了盖洋楼,既气派又实用。这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建设性破坏也将越演越烈,老房子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一样越来越少(少数名人故居可幸免),随之而去的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美术,以及宝贵的旅游资源。等到我们醒悟时,恐怕已经晚了,老房子那种特有的时代氛围和文化气息都将一去不复返,即使造了许多新古董也无济于事。我们出版这套图集的目的一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古民居价值的重新认识,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精彩的老房子;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便全拆完了,好歹也让老房子留一些遗像给后人或外星人吧!
以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为线索,以社会变迁进程中各种力量博弈下保护体系的发展为脉络,特别关注进入21世纪后英国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中的新突破。全书内容包括建筑遗产保护体系、各种利益团体的诉求和共生、保护的精明运营,全面介绍了从产业遗存到历史园林、从大都市到优美乡村等不同层面的保护实践。各重配合详尽的延伸阅读和相关网址,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英国建筑遗产的全貌。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以蔸集发表外中国建筑史研究论文为主旨。本辑收入论文17篇,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哲匠研究、建筑法式制度、营邑立城与制里割宅、园林与园林史、建筑案例研究诸方向,并有部分清华学生完成的古代建筑测绘实例。《关于隋唐洛阳宫乾阳殿与乾元殿的平面、结构与形式之探讨》一文,根据史籍中有关两座时间相差30余年建筑之记载加以综合分析,结合唐宋时代木构建筑一般规则,为还原这两座建筑史上重要实例建筑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数据和可供参考的平、剖、立面图。《唐(营缮令)第宅禁限条文辨析与释读》、《平坐研究反思与缠柱造再探》从建筑史的视角,对唐宋时期营缮制度与木作做法作了进一步释读和分析;《福州华林寺大殿大木结构实测数据解读》通过综合考察三次测绘数据、确定数据校正方法,分析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