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转身来谈论“土、木、砖、瓦、石”之建筑理念,是超前还是落伍,或者至少是不合时宜?其实,对于如此现代化,究竟能不能给今天的中国人带来真正的、足以安妥我们本源性生存感受的幸福,人们始终莫衷一是,只是身不由已地跟着走而已。大势之下有忧思,反思之余亦有坚持。特别是当论及一些“净土”、“古民居”的前途时,此种争论尤为激烈。
浙江自古经济发达,多能工巧匠,传统建筑的建造量大,建造质量颇高,雕刻精致者比比皆是。建筑上既有精良传承,亦有领风气之先者。本书从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核定的 900 多个文物保护单位中选取了建筑历史价值较高、保存质量较好、观赏性较强的 400 多组建筑加以介绍,与读者分享浙江境内的建筑遗产,探寻浙江地区的空间历史和文化,并使城乡建设的决策者们能够意识到建筑遗存整体保存、留存居民记忆的历史意义及公众价值。
本书力图将部首书写和释义结合于一身,以期满足读者的要求。据此,本书篆书说文部首均为作者手书,所选部首篆书字形,皆本于《说文解字》。即使个别部首的写法后世存有争议,也据之书写,但会在文字注释部分予以阐述。这些部首是构成小篆字形的基本单位,读者若能认真理解和熟练掌握,不仅对深刻认识《说文解字》的价值、体悟汉字的构形规律有莫大的帮助,对识读篆书、研习篆法也会有极大的益处。
浙江自古经济发达,多能工巧匠,传统建筑的建造量大,建造质量颇高,雕刻精致者比比皆是。建筑上既有精良传承,亦有领风气之先者。本书从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核定的 900 多个文物保护单位中选取了建筑历史价值较高、保存质量较好、观赏性较强的 400 多组建筑加以介绍,与读者分享浙江境内的建筑遗产,探寻浙江地区的空间历史和文化,并使城乡建设的决策者们能够意识到建筑遗存整体保存、留存居民记忆的历史意义及公众价值。
石浦镇是我国东海沿岸的重要渔港和军事要塞,天南海北的渔民、商人、政客、军人和盗匪先后聚集于此,合纵连横,对抗纷争,见证了国家海洋政策的摇摆,也实现了石浦镇的繁荣。《中国乡土建筑丛书:石浦古镇》着重关注石浦镇的城镇发展、空间形态和乡土建筑,书中汇集了大量古建筑测绘图,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深入的(方志、家谱、档案)文献整理,从社会、经济和文化角度梳理地方历史发展,并再现了民国时期的石浦镇。《中国乡土建筑丛书:石浦古镇》是石浦镇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