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李安洪、周德培、冯君、张继春)紧密结合顺层岩质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全面论述了该类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和支挡防护设计中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即如何确定坡体破坏模式、坡体开挖失稳范围、潜在滑移面的确定方法、结构面力学性质及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等。本书论述了深孔爆破、浅孔小台阶爆破和浅孔光面爆破可能产生的岩体层裂范围,提出了适用于顺层岩质边坡爆破施工的减振爆破技术;介绍了基于顺层岩质边坡失稳模式的支挡加固措施,同时还介绍了通过注浆方式增强坡体整体性能、提高层面抗剪强度,再辅以轻型支护体系的加固防护技术。本书以渝怀铁路200多处顺层岩质边坡工程为依托,给出了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设计原则,并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该工程80多处顺层岩质边坡的工程简况以及支护措施,供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可供
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开发商、城市官员和所有那些对复兴他们后工业时代城市有兴趣的人将在这里找到他们需要的工具。《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提供了关于城市规划、设计和融资等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展示将衰败的土地和建筑成功改造为有活力的公园、有激励作用的文化目的地和活跃的商业综合体的解决之道。另外,由真实世界中仔细挑选出来的例子说明了主题(如可持续性、公共政策和开发商技能),从而为规划和执行城市重新开发利用项目的相关要素勾勒了完整的画面。 提供历史背景及当前的展望,《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一书为重新将被抛弃和被污染的荒地及仓库变为它们所在社区有生机的、有活力的延伸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总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先后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被誉为世界桥梁建设目前的“王冠”。其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作为港珠澳大桥关乎全局的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开创了沉管隧道“最长、优选跨径、优选埋深、优选体量”四项纪录,成为令人叹服的工程奇迹。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画册》丛书共四本,即《筑岛奇迹》《海底绣花》《蛟龙出海》及《梦圆伶仃》,书名来源于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岛岛头的青铜鼎,与岛上随处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呼应。本套丛书前三册收录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七年建设过程不同阶段的摄影作品,第四册从艺术角度出发,集中展现岛隧工程的美,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画
总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先后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被誉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王冠”。其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作为港珠澳大桥关乎全局的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开创了沉管隧道“*长、*跨径、*埋深、*体量”四项纪录,成为令人叹服的工程奇迹。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画册》丛书共四本,即《筑岛奇迹》《海底绣花》《蛟龙出海》及《梦圆伶仃》,书名来源于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岛岛头的青铜鼎,与岛上随处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呼应。本套丛书前三册收录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七年建设过程不同阶段的摄影作品,第四册从艺术角度出发,集中展现岛隧工程的美,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画册的每幅作
《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内容广泛新疑,是针对房屋建筑本要素的经典图解指南。 25年来,《房屋建筑图解》一书一直是介绍房屋建筑原则与方法的经典之作。现在,《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三版)已经修订完毕。该版主要突出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规范要求等方面的成就。 《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包含1000多个图例,涵盖了从建筑选址到建筑构件、设备系统、装修事宜等设计过程中的每个关键步骤。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每章的小标题按照CSI的总则编排。 《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的特色在于:将环保材料、房屋建筑策略、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与所叙述其他内容一体化;同时《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采用米制英制两种度量体系。 《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三版)对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系统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