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本全面论述结构健康监控的概念、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实现方法及外研究进展的著作。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控的概念、研究目的、系统组成、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构健康监控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元件、结构健康监控系统的集成技术、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控的信号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方法、常用的结构健康监测原理、结构损伤控制方法及该技术的功能验证与具体应用实例。本书总结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近 20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希望本书能为对结构健康监控技术感兴趣的科研技术人员、高校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结构健康监测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本书从动力学系统上考察了结构的动力学总是以及结构的健康监测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前尖端的,同时也是比较难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全书分为7章;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原理;多自由度系统;质量阻尼器的动力分析;健康监测和识别;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支持矢量机。本书可供具有振动理论基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从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参考书。
本书针对工业建筑单层厂房的抗震设计问题,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吸收外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较全面地总结了厂房的震害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厂房的总体布置、结构选型、结构整体性、连接与节点等概念设计要求,提出了厂房的抗震计算方法和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本书共分五章,包括单层厂房抗震的概念设计,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单层砖柱厂房和单层纲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并有大量工程抗震计算实例。本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可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粘弹性阻尼减震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概念与原理、粘弹性材料的性能与特点、粘弹性阻尼器的类型与性能、粘弹性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特性、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分析软件以及粘弹性阻尼器的工程应用情况等。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研究、设计、制造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
断裂力学又称为裂纹体力学,通常包含裂纹体断裂原理和裂纹体应力分析两个方面。从工程角度讲,断裂力学是研究裂纹构件强度的工程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高强度材料在工程中大量应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涉及金属物理、冶金和力学等多门类学科的边缘科学。断裂力学是研究裂纹体强度和破坏的主要工具,又是将它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桥梁。《断裂力学》从宏观连续体力学的角度概述裂纹体强度计算原理和方法,力图在力学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应用二者间架设一座桥梁。本书针对高等学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材料工程类专业的20~30课内学时的断裂力学课程而撰写,也适用于需要处理裂纹体强度问题的工科其他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自学之用,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亦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结构动力学、抗震计算与SAP2000应用》是一本理论、应用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第二部为通用结构分析软件SAP 2000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使用;第三部分为结构抗震计算,它包括反应谱和时程分析;第四部分为基础隔震计算。 《结构动力学、抗震计算与SAP2000应用》全书共分为18章,1~7章阐述动力学基础,它包括单、多、无限自由度体系的振动;8~9章为动力分析的数值方法及模型的建立;10~16章为抗震计算及计算机程序的实践;17章为基础隔震计算;18章为频域分析。 《结构动力学、抗震计算与SAP2000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结构动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部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机械工程等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法”应用实例集(第2集)》重点介绍了“抗与放”结合的跳仓施工法控制混凝土非荷载裂缝的工程实例,同时汇集了2004年至2008年全国各地土木工程界在多层与高层建筑、工业建筑、桥梁、地铁、隧道、水池、道路结构、水工构筑物等工程结构中参考、应用王铁梦裂缝控制方法后解决工程非荷载裂缝的实例,基本反映了处理土木工程结构非荷载裂缝领域的现状和进展。可供土木工程领域科研、设计、监理、施工及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钢结构中的轴心受压、受弯和压弯构件、刚架与薄板的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考虑了构件的几何缺陷和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对稳定性能的影响,结合我国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中有关钢结构稳定设计的内容,介绍了应用弹性和弹塑性稳定理论解决钢结构设计中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系统地介绍了经修订的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AISC LRFD 99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AISI 96关于钢结构稳定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日本钢结构设计指针AIJ 98中有关稳定设计的特点。本书各章均编写了较多例题和习题,再版时又补充了多种类型算例,这些都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土建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教学、科研
本书为“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实例”丛书之一。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为:水工结构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特种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引水洞、排沙洞、闸墩、渡槽,预应力锚索加固坝体、闸墩、高边坡、地下洞室;核电站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预应力混凝土电视塔和微波塔;预应力混凝上采油平台;预应力混凝土水处理池和水池;预应力混凝土球形水塔;预应力混凝土筒仓。本书各章均有典型的设计和施工实例,供读者参考和应用。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和监理的人员参考应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参考书使用。
本书是作者根据二十多年来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三亚、连云港、广州、福州、厦门等地区从事建筑边坡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的实践经验总结,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9章,包括:板肋式锚杆挡墙设计实例、锚杆喷射混凝土挡墙设计实例、重力式挡土墙设计实例、桩板式挡墙设计实例、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墙设计实例、坡率法应用实例、挡墙检测鉴定及加固设计实例、其他支档结构设计及岩土侧向压力。本书选取的算例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具有较强的借鉴性,是从事边(滑)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测的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本书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通过丰富的设计计算实例和设计资料,完整阐述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手算过程和电算过程。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概要,结构设计概要,框架结构设计专题,框架结构手算实例,框架结构电算实例(包括PMCAD、TAT、SATWE、JCCAD、PK、结构施工图绘制)和常用结构设计资料等11部分。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使用,也可供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本(专)科、电大、职工大学、中专学生及工程结构设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读者参考。
本书以工程实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FLAC原理及其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力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技术。内容涵盖FLAC3D的基本原理,FISH语言入门指南及求解隧道及地下工程问题的基本过程,FLAC本构模型与单元,FISH语言及建模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书中重点介绍采用FLAC3D程序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力学行为分析的工程实例,包括双线铁路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分离式公路隧道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和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分析及施工过程三维仿真分析。本书是作者多年应用FLAC程序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力学分析的成果总结,书中给出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同时,本书附有所有实例的FLAC命令流程序,可供读者免费下载。
为了配合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和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应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公路与交通工程)编审委员会的要求与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建议,由东南和长安组织教师编写这本计算示例。计算示例包括了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和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内容。参照东南和长安专业课程计划与进度安排,以及课程使用的内容,合理地组织本书的各章节和计算示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同步教学练习。
本书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通过丰富的设计计算实例和设计资料,完整阐述了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手算过程和电算过程。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概要,结构设计概要,框架结构设计专题,框架结构手算实例,框架结构电算实例(包括PMCAD、TAT、SATWE、JCCAD、PK、结构施工图绘制)和常用结构设计资料等11部分。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时使用,也可供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本(专)科、电大、职工、中专学生及工程结构设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