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既是一种通过设计传递信息的艺术,同时也是确保公众了解企业文化并且对此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在人们需求日益增多的今天,展览可以说是充分传递所需的品牌信息、维护和发展忠实客户群的必由之路。 本书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97个且非常的展览展示与舞台设计作品。全书分为商业展位(50个作品)、主题展览(35个作品)、舞台(12个作品)类。这些作品都充分地结合与利用了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灯光设计、音效设计和交互设计的手法。
本手册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及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编写的实用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地质、规定及常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规定,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地基土中应力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与挡土墙,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软弱地基,地震区地基基础,地基处理等。 本手册具有技术标准新,实用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全书按表格化、条文化,图形化编写,简单明了,查找迅速,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手册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
香港理工国际出版社主编的《节能办公建筑》从生态观的角度剖析办公建筑的空间、结构、表皮和形态的设计策略,并进一步揭示人性化办公理念的尝试与运用、对生态自然环境的尊重,以及在常规技术条件下寻找舒适性与降低能耗的平衡点。书中收录了全球约30例节能办公建筑的设计范例,向人们展示其魅力外观的同时,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各种设计的处理手法。从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节能设计,到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及遮阳设计等方面分别对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实践进行分析,证明现代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这100名建筑师――可持续建筑领域国际知名的专家――通过分析他们自己的作品,表明了什么是生态建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这是一本适合每一位对生物气候建筑、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概念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的鼓舞人心的著作,提供了来自每位建筑师专业实践的1000个案例,配以照片、草图和规划图,揭示了可持续性问题的真谛。 项目的多样性使得本书不仅是建筑师的指南,也适用于那些对减少环境的负面效应、提升建成环境的寿命及舒适度品质感兴趣的读者。
本手册是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及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和多方著述编写的实用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地质、规定及常用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规定,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地基土中应力计算,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及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与挡土墙,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软弱地基,地震区地基基础,地基处理等。 本手册具有技术标准新,实用性强,应用方便等特点。全书按表格化、条文化,图形化编写,简单明了,查找迅速,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本手册供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
丹尼尔·威廉姆斯的《可持续设计:生态、建筑和规划》全面概述了可持续设计原则和实践的多重尺度,并配有实例和实例分析加以说明。章探讨了生态模型,从生物和生态系统功能中学习,并使用生态学原则作为可持续设计的模型。第二章的内容为可持续设计,评述了我们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第三章至第五章都是对不同规模的设计的分析和实例探讨,从区域到城市,再到建筑,部分是基于生态模型的。第六章则特别呈现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环境委员会历年十大绿色建筑获奖项目。
《建筑白描图(上海篇)》以白描的方式来诠释上海建筑的美。 上海建筑有着“万国博览会”的美誉。《建筑白描图(上海篇)》对上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了收集和整理,用白描的方式进行表现、创作,总共完成了一百余幅上海建筑白描作品。本书由钟健著。
本书是关于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的通用性。在较全面地分析中国能源资源的前提下,对利用新能源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探讨,介绍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其他新能源,如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海洋能、氢能等,阐述了节能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涉及通用节能技术、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的节能技术、节约热能、建筑节能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等方面,注重节能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每章都附有相关案例或补充阅读材料,并列出思考题,力求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帮助读者对基本原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本书可供能源、环境、化工、建筑等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和研究生使用。
教育是将建筑环境向可持续环境转变的重要手段。刘晨编著的这本《绿色建筑》向读者展示了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中能源效率的重要性,并且以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举例说明了绿色建筑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本书还向我们阐述了这些设计师是如何将他们的新观念与素材相结合,如何处理理念与建筑的冲突的。
《单层玻璃幕墙办公建筑:能量消耗和室内气候模拟》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单层玻璃幕墙的分类与设计理念,通过对大量办公建筑实例的展示,详细介绍了国外单层通风幕墙结构的技术理念与优缺点,对于我们了解单层幕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关于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的通用性。在较全面地分析中国能源资源的前提下,对利用新能源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探讨,介绍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其他新能源,如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海洋能、氢能等,阐述了节能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涉及通用节能技术、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的节能技术、节约热能、建筑节能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等方面,注重节能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每章都附有相关案例或补充阅读材料,并列出思考题,力求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帮助读者对基本原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本书可供能源、环境、化工、建筑等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和研究生使用。
本书在回顾绿色建材的概念发展过程、分析各类材料性能与应用的绿色化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特种水泥基材料及其应用,长寿命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其应用,环境友好型建筑卫生陶瓷、功能型墙体砌筑材料及其应用,新型建筑保温材料、新型高效耐火材料以及、防霉材料与工程应用,建筑物理环境改善与节能建材工程应用,建筑环境化学污染控制材料技术与工程应用等。主题明确,内容贴近行业发展需要,可以为建筑材料以及新材料领域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提供全面的引导。本书在写法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可为建筑与建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在研究攻关、开发设计过程中提供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教学使用,还可作为社会大众了解绿色建材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