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全建筑:1970~2012》本书为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本书适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专业人士,对了解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大有帮助。
该书收录的文章都以“当代中国”作为观察建筑、理解世界的起点和终点,反思现代建筑制度和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指出中国当代建筑行业流弊,探讨当前中国建筑思想特质,讨论经典、父权、身份、血缘、反叛等与建筑师职业息息相关的问题。这些文章均绕开我们习以为常的建筑话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立场。
阿尔巴多·西萨是葡萄牙的当代建筑师。他的建筑极具现代风格,但又以本国的传统为根。1963年在他设计的波诺瓦餐厅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之后,西萨在葡萄牙设计了大批建筑。本书介绍的西萨的作品有加里西亚当代艺术中心、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圣玛丽亚教堂、塞拉维斯基金会、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葡萄牙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葡萄牙馆等10余个案例。内容包括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建筑大师的成就。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位于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非常珍贵的收藏资料,包括文件、各种设计成品、研究手绘以及建筑模型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精美地编排,本书从包豪斯流派的起源到后期发展生动并成体系地介绍了包豪斯运动对艺术和建筑深刻的影响力,并对整个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格罗皮乌斯、马塞尔?布劳耶、康定斯基和保罗?克利等都做了全面的诠释。 在魏玛建校距今已近100年了,包豪斯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概念和标志。作为艺术设计的开创者,它所倡导的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包豪斯风格”的纯粹的简约主义。包豪斯的教师蜚声世界,囊括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先驱,例如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列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保罗?克利(Paul Klee)和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包豪斯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由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约瑟夫?阿尔博斯(Josef
安东尼奥·圣埃里亚于1888年生于意大利的城市科摩,26岁就牺牲在次世界大战的前线。圣埃里亚在科摩的卡斯特拉尼美术学院学习到必需的技能,专攻城市建筑、水力和道路工程。本书介绍的作品有他10十余个案例。内容包含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建筑大师的成就。
英国伦敦大学巴特莱特(Bartlett)建筑学院是世界上领先的建筑教学研究机构之一。每年,来自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学生汇聚在此,参与到这些极具试验性并且涉及范围广泛的建筑设计课程中来。其毕业生在国际竞赛中屡获大奖、表现非凡,这也使他们在全球建筑实践领域广受赞誉,成为各大建筑事务所竞相追逐的宠儿。 《Bartlett设计:关于建筑的思索》一书收录了过去10年间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最出色的学生作品。书中详细展示了100余份学生作业,每份都附有指导教师的简单解释。通过这种展示,该书向我们表明建筑学如何通过建筑物或其他形式的建筑创作,有创意地应对当今世界最紧迫的城市及社会问题。他们在建筑的语境下创造出激动人心的趣味形式和极为丰富的美学语汇,并通过其想象力,有创造性地响应了诸如文化认同、住房问题、气候变化、健康、公
当“复杂性”这个术语出现在建筑语境中,我们立刻就会明白这个术语有不止一种的定义,有不止一种的解释,有不止一种的建筑概念化。和其他文化学科相比,建筑或许在最为多元化的层面上遭遇复杂性。显然,这是一个更深层面上复杂性的模型问题,而且因此也是构思出一个不同的世界图像的问题,而不是地分类或是分析现存的一切。所需要的是解读复杂性的模型——尽管或许正是由于其差异——不可阻挡地导致关涉它们各自相关性系统的问题:哪个情境产生哪个复杂性概念?哪个复杂性概念产生哪个情境? 书中收录了克莱门斯贝鲁特约翰费施特安德里娅格莱尼哲克劳斯迈因策尔、丹尼斯斯科特布朗 考斯塔斯泰兹迪斯、罗伯特文丘里和格奥尔格瓦赫里奥提斯的文章。
在平日里与建筑实际接触中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远比各种主义和主张具有更强烈的社会性力量。在谈论建筑与人的关系时,应该主动放弃抽象论述, 以日常使用的生活语言和心态来面对它。 在建筑的语境里,“恋爱”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普遍存在的对待建筑的思维方式之一。 ——中村拓志[日本新生代建筑设计师] 本书是由2005年至2007年连载于月刊MACPOWER上的专栏“建筑之心”的内容,经过作者添改整理而来。系统而感性地介绍了的中村拓志的建筑设计并总结了他本人对建筑的想法和思考方式。 将“恋爱”与“建筑”联系起来,是本书最特别的视角,也是中村拓志看待建筑与人类在情感层面微妙联系,并实践于他每个项目的观念内核。他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以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就是在揣摩那些居住在建筑里的人、在那儿工作的人、到访的客人
理查德·迈耶丛书共计6 卷,收录了理查德·迈耶以及迈耶工作室近50 年来的设计作品。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本卷为卷,是理查德迈耶从事建筑设计20 周年的纪念版,介绍了私人建筑和公共
理查德·迈耶丛书共计6 卷,收录了理查德·迈耶以及迈耶工作室近50 年来的设计作品。迈耶设计的产品都颇为简练,既包括居家设计也包括商用设计。他设计的作品的特点是永远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值得称颂的忠诚,迈耶创造出颇为独特的粗壮风格。为了在展示方面做得更好,他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还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他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本卷为卷,是理查德迈耶从事建筑设计20 周年的纪念版,介绍了私人建筑和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