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王明贤主编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冯纪忠研究系列》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同济大学教授冯纪忠(1915.3.19-2009.12.10)先生代表作品的研讨论文合集,书中包含了大量精彩照片。
刘凌沧、郭慕熙所绘的《刘凌沧郭慕熙作品集》刘凌沧和郭慕熙夫妇是我国著名工笔重彩人物画大师。启功评“凌老伉俪既精钩骨法,复略凭彩饰推其原状,经营惨淡十年乃成,以示曾见原状之鉴家莫不拊掌拍案,叹为纤芥不遗,乃知历代名手用笔设色自有体例,譬如诗文,汉魏唐宋不相混淆,拈其片语而门庭可辨。刘公多见古名画,正如饱学之士善识文风,其设色之能,毫发无讹者,正此故耳。”
宋华平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名城(之乡)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的书法坚守的是恣肆旷达、纵情任性的主体意识,植基深厚、吸纳广博的艺术精神,包容江河、不弃细流的开放格局。《宋华平书法作品集》收录的就是他的书法作品。
本书是郑光复教授的建筑作品选集, 收集、整理了郑光复的建筑水彩画、水粉画等绘画作品, 以及生前所做的主要的建筑设计作品, 每幅作品均配有中英文图名、作品类型、作品年份, 重要的作品以简短的文字做说明。
这是本建筑设计图集,收录的作品均系出自日本建筑设计领域的领航团体。如: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保坂猛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柄泽祜辅建筑设计事务所,日建设计歧阜市城市建设推进部公共建筑科,石本建筑事务所,近藤哲雄建筑设计事务所,若松均建筑设计事务所等。阅读本书,学习国外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思维。
重庆市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成果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出版,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近现代建筑保护工作自2004年在全国展开以来,各地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上看,这项工作处于探索之中,尚有诸多学术讨论和争论,如“近现代”概念、工作阶段和范围的界定、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协调等,同时,保护对象也游离在传统的保护体制之外。 给予有保护意义的建筑以足够的重视,乃当务之急,我们希望让这一批建筑更早、更清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关注,若能引起广泛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也有利于促进近现代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希望以此为快速发展的年轻直辖市十周年庆典献上这份微薄之礼,为继承和弘扬重庆城市历史文化尽绵薄之力!
1979年设立的普利茨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国际建筑界的奖项,有“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美誉。本书介绍1979-2005年29位获奖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成就,是了解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世界建筑思潮的窗口。该书系统论述普利茨克建筑奖的生产背景;获奖者的建筑生涯与成就;普利茨克建筑奖与其他主要建筑奖项的横向比较,以及对获奖建筑师的分析与比较;探求普利茨克建筑奖具有性公正性的原因,剖析其成功的评奖模式,这对于各级建筑奖项(包括建筑设计竞赛和投标)评选的组织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本书是建筑院系师生、建筑设计与建筑界其他做作业人员的良师益友,也可作为相关政府机构公务员提供参考和启迪。
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是关于中国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发展的年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主编,并组织建筑界、城市规划界、艺术界、文化界等多方面专家共同编辑完成。《中国建筑艺术年鉴》按年度出版,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领域的年度总结,同时又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趋势的记录。本书从2004年始编辑出版至今已是第四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2006》收录2005-2006年度中国在建筑艺术、建筑文化表现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以及当年建筑艺术及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优秀建筑艺术作品 二、年鉴特载 三、建筑艺术研究 四、建筑焦点 五、海外掠影 六、建筑艺术论文摘要 七、2006年建筑书目 八、2006年中国建筑艺术大事记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由原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和津沽大学建筑系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合并组建的。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46年,津沽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37年,由于后者早于前者,故而我院历史可一直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至2007年,正好是我院70周年华诞。学院计划出版教师作品集和校友作品集,以展示我院教学和科研成果,并嘱我为之作序。我作为老教师,深感义不容辞,便欣然允诺。 回顾历史,这70年又可分为两大时段,即以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为限,前者为两院分立,后者则是合二为一。所以严格地说,1952年才是名正言顺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生日。当时,建筑系还没有独立,而是与土木系合在一起,称之为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我就是1953年毕业于该系的首届毕业生。如果以1952年为准,可以说,我见证了这个系发展的全部历史